提要 | 第4-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化合物结构索引 | 第14-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46页 |
1.1 氧化应激及其致病性 | 第22-27页 |
1.1.1 氧化应激的概念 | 第22-23页 |
1.1.2 参与氧化应激的活泼氧化性物质 | 第23-24页 |
1.1.3 氧化应激的致病性 | 第24-27页 |
1.1.3.1 氧化应激致病的生物化学基础 | 第24-25页 |
1.1.3.2 氧化应激与一些急慢性疾病 | 第25-27页 |
1.2 抗氧化剂及其性能的评估 | 第27-39页 |
1.2.1 抗氧化剂的概念及分类 | 第27-28页 |
1.2.2 抗氧化剂的临床价值 | 第28页 |
1.2.3 一些重要的抗氧化剂 | 第28-31页 |
1.2.4 抗氧化剂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31-39页 |
1.2.4.1 抗氧化剂捕获自由基的能力 | 第32-37页 |
1.2.4.2 抗氧化剂保护生物大分子免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 第37-38页 |
1.2.4.3 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 第38-39页 |
1.3 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与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 第39-46页 |
1.3.1 抗氧化剂研究的历史沿革与最新进展 | 第39-41页 |
1.3.2 金属有机化合物在药物设计和改良中的重要意义 | 第41-42页 |
1.3.3 用于改良的最佳天然抗氧化剂母体——姜黄素 | 第42-44页 |
1.3.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 第44-46页 |
第二章 二茂铁基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46-69页 |
2.1 引言 | 第46-4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7-68页 |
2.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7-49页 |
2.2.2 二茂铁甲醛的合成 | 第49页 |
2.2.3 二茂铁基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 | 第49-54页 |
2.2.3.1 二茂铁基姜黄素(5) | 第49-51页 |
2.2.3.2 二茂铁基阿魏酰基丙酮(6) | 第51-53页 |
2.2.3.3 二茂铁基去氢姜酮(7) | 第53-54页 |
2.2.4 捕获 DPPH 自由基的能力 | 第54-57页 |
2.2.5 捕获 ABTS 自由基的能力 | 第57-58页 |
2.2.6 捕获 Galvinoxyl 自由基的能力 | 第58-59页 |
2.2.7 抑制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59-63页 |
2.2.8 抑制 Cu2+/GS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63-65页 |
2.2.9 抑制 HO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65-66页 |
2.2.10 二茂铁基对姜黄素衍生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66-68页 |
2.3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三章 二茂铁基二氢吡唑与吡唑核心的核壳型化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69-98页 |
3.1 引言 | 第69-7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1-96页 |
3.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71页 |
3.2.2 原料查尔酮的合成 | 第71-73页 |
3.3.2.1 (E)-Chalcone (8a) | 第72页 |
3.2.2.2 (E)-1-(4-Hydroxyphenyl)-3-phenylprop-2-en-1-one (8b) | 第72页 |
3.2.2.3 (E)-3-(4-Hydroxyphenyl)-1-phenylprop-2-en-1-one (8c) | 第72页 |
3.2.2.4 (E)-3-Ferrocenyl-1-phenylprop-2-en-1-one (8d) | 第72页 |
3.2.2.5 (E)-1-Ferrocenyl-3-phenylprop-2-en-1-one (8e) | 第72页 |
3.2.2.6 (E)-3-Ferrocenyl-1-(4-hydroxyphenyl)prop-2-en-1-one (8f) | 第72页 |
3.2.2.7 (E)-1-Ferrocenyl-3-(4-hydroxyphenyl)prop-2-en-1-one (8g) | 第72-73页 |
3.2.3 二氢吡唑与吡唑核心的核壳型化合物的合成 | 第73-80页 |
3.2.3.1 1,3,5-Triphenyl-4,5-dihydro-1H-pyrazole (9a) | 第73-74页 |
3.2.3.2 4-(1,5-Diphenyl-4,5-dihydro-1H-pyrazol-3-yl)phenol(9b) | 第74页 |
3.2.3.3 4-(1,3-Diphenyl-4,5-dihydro-1H-pyrazol-5-yl)phenol(9c) | 第74-75页 |
3.2.3.4 5-Ferrocenyl-1,3-diphenyl-4,5-dihydro-1H-pyrazole(9d) | 第75-76页 |
3.2.3.5 5-Ferrocenyl-1,3-diphenyl-1H-pyrazole (10d) | 第76页 |
3.2.3.6 3-Ferrocenyl-1,5-diphenyl-4,5-dihydro-1H-pyrazole (9e) | 第76-77页 |
3.2.3.7 3-Ferrocenyl-1,5-diphenyl-1H-pyrazole (10e) | 第77页 |
3.2.3.8 4-(5-Ferrocenyl-1-phenyl-4,5-dihydro-1H-pyrazol-3-yl)phenol (9f) | 第77-78页 |
3.2.3.9 4-(5-Ferrocenyl-1-phenyl-1H-pyrazol-3-yl)phenol (10f) | 第78-79页 |
3.2.3.10 4-(3-Ferrocenyl-1-phenyl-4,5-dihydro-1H-pyrazol-5-yl)phenol (9g) | 第79-80页 |
3.2.3.11 4-(3-Ferrocenyl-1-phenyl-1H-pyrazol-5-yl)phenol(10g) | 第80页 |
3.2.4 捕获 ABTS 自由基的能力 | 第80-87页 |
3.2.5 抑制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87-96页 |
3.3 小结 | 第96-98页 |
第四章 二茂铁基单羰基姜黄素及其二氢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98-135页 |
4.1 引言 | 第98-10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0-134页 |
4.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00页 |
4.2.2 原料 4-二甲氨基苯甲醛的合成 | 第100-101页 |
4.2.3 原料 5-硝基香兰素的合成 | 第101页 |
4.2.4 二茂铁基单羰基姜黄素及其二氢吡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101-113页 |
4.2.4.1 中间体半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 | 第102-103页 |
4.2.4.2 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 | 第103-108页 |
4.2.4.3 单羰基姜黄素二氢吡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108-113页 |
4.2.5 二氢吡唑合成中的特殊性 | 第113-116页 |
4.2.6 捕获 ABTS 自由基的能力 | 第116-120页 |
4.2.7 抑制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120-128页 |
4.2.8 对二茂铁基增强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机制的探究 | 第128-134页 |
4.3 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五章 蝴蝶型[2Fe2Se]簇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135-152页 |
5.1 引言 | 第135-13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37-151页 |
5.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37页 |
5.2.2 蝴蝶型[2Fe2Se]簇合物的合成 | 第137-139页 |
5.2.3 抑制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139-143页 |
5.2.4 抑制 Cu2+/GS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143-144页 |
5.2.5 抑制 O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144-145页 |
5.2.6 胶束微环境中簇合物 20 抑制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145-151页 |
5.3 小结 | 第151-1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78页 |
作者简历 | 第178-180页 |
致谢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