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昼等作“伪李评本”小说评点中的理论论述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30页 |
一、署名李贽小说评点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二、署名李贽小说评点均为叶昼等人伪托之论证 | 第16-27页 |
三、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27-30页 |
第一章 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主要倾向 | 第30-65页 |
第一节 偏重人生慨叹的点评内容 | 第31-44页 |
第二节 直觉大于逻辑的表达风格 | 第44-52页 |
第三节 别出心裁的概念术语运用 | 第52-65页 |
第二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小说发生观 | 第65-98页 |
第一节 小说生成观的跨越性突破 | 第65-81页 |
第二节 小说叙述章法的开创性综论 | 第81-98页 |
第三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小说人物论 | 第98-131页 |
第一节 人物特性及其形成 | 第98-110页 |
第二节 人物地位要主次分明 | 第110-121页 |
第三节 人物描画要形神兼备 | 第121-131页 |
第四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小说情节与结构论 | 第131-159页 |
第一节 小说情节构制论 | 第131-144页 |
第二节 小说结构设置论 | 第144-159页 |
第五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时间与环境论 | 第159-183页 |
第一节 “照出”时间为小说之准则 | 第159-171页 |
第二节 环境“逼肖”为小说之要义 | 第171-183页 |
第六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叙述手段与语言技巧论 | 第183-215页 |
第一节 叙述手段和语言技巧的作用与使用原则 | 第183-189页 |
第二节 叙述手段解析 | 第189-207页 |
第三节 语言技巧论说 | 第207-215页 |
第七章 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理论贡献和历史价值 | 第215-237页 |
第一节 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理论贡献 | 第215-224页 |
第二节 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历史价值 | 第224-237页 |
结论 | 第237-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247-25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252页 |
在学期间获得奖励情况 | 第252-253页 |
后记 | 第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