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养护、维修与技术改造论文

吉图珲高铁东兴隧道冻害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9-16页
        1.2.1 隧道冻害成因和主要形式第9-10页
        1.2.2 寒区隧道冻害事例分析第10-12页
        1.2.3 寒区隧道温度场研究第12-14页
        1.2.4 寒区隧道防冻害技术措施第14-16页
        1.2.5 亟待解决的问题第16页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框架第16-18页
第2章 东兴隧道冻害预防措施第18-24页
    2.1 东兴隧道工程简介第18-20页
        2.1.1 工程概况第18-19页
        2.1.2 工程地质与气象条件第19页
        2.1.3 工程遇到的主要技术难点第19-20页
    2.2 隧道冻害预防原设计方案第20-21页
    2.3 隧道冻害预防改良方案第21-22页
    2.4 隧道冻害预防施工步序与技术要点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东兴隧道衬砌-围岩温度场长期监测第24-37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监测方案第24-27页
        3.2.1 测点布置第24-25页
        3.2.2 监测仪器与数据采集设备第25-27页
        3.2.3 数据采集时间与频率第27页
    3.3 温度场监测数据分析第27-34页
        3.3.1 初冻期第27-29页
        3.3.2 深冻期第29-31页
        3.3.3 春融期第31-32页
        3.3.4 正常期第32-33页
        3.3.5 冻融循环温度场分析第33-34页
    3.4 土压力监测数据分析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隧道衬砌-围岩温度场数值模拟第37-57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传热学基本原理第37-42页
        4.2.1 热传递的方式第37-38页
        4.2.2 热分析的几种类别第38-39页
        4.2.3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第39-42页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42-48页
        4.3.1 模型的建立第42-44页
        4.3.2 隧道单日温度场计算结果第44-46页
        4.3.3 数值模拟与监测结果对比第46-48页
    4.4 东兴隧道运营期间温度场预测第48-55页
        4.4.1 气温函数的确定第48-49页
        4.4.2 初始温度场的确定第49-50页
        4.4.3 边界条件第50-51页
        4.4.4 计算结果分析第51-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隧道冻害预防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第57-63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保温层厚度对防寒效果的影响第57-60页
        5.2.1 保温层设置在初衬与二衬之间第57-58页
        5.2.2 保温层设置在二衬表面第58-60页
    5.3 保温材料对防寒效果的影响第60-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随机场理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分析
下一篇:民航空管信息安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