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音乐人才培养的可信教育模式研究--以高师音乐专业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音乐人才培养的可信教育模式第12-23页
    一、理论基础第12-15页
        (一) 有关人才培养数量第12-13页
        (二) 有关人才培养质量第13-15页
    二、可信教育模式的构建第15-17页
        (一) "可信性"与可信教育第15-16页
        (二) 可信教育模式基本框架第16-17页
    三、音乐专业教育的可信数量第17-18页
    四、音乐专业教育的可信质量第18-20页
        (一) 音乐人才质量的多元特征第18-20页
            1、本质特征第18-19页
            2、系统特征第19页
            3、音乐人才质量的社会特征第19-20页
        (二) 音乐专业教育的可信质量第20页
    五、音乐人才培养"量质效"研究体系第20-23页
        (一) "量质效"的内涵第20-21页
        (二) "量质效"的相互关系第21页
        (三) 音乐人才培养"量质效"研究体系第21-23页
第二章 音乐人才培养状况的实证分析第23-32页
    一、高师音乐专业可信数量分析第23-27页
        (一) 研究角度第23-24页
        (二) 统计分析第24-25页
        (三) 可信数量评价第25-27页
    二、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可信质量评价第27-32页
        (一) 研究方法和过程第27-28页
        (二) 人才培养的基础质量水平第28-29页
        (三) 人才培养的可靠性(性能)质量第29-30页
        (四) 人才培养的效能质量第30-32页
第三章 可信教学模式理论与方法第32-39页
    一、现实与启发第32-33页
    二、可信教学模式基本内容第33-39页
        (一) 理论基础第33-34页
        (二) 可信教学模式基本框架第34-37页
            1、基于不确定性的教学机理第34-36页
            2、多属性、多目标教学模式第36-37页
        (三) 可信教学中"量质效"实现意义第37-39页
            1、人才培养类型方面的"量质效"第37页
            2、教学内容方面的"量质效"第37-38页
            3、理论与实践的"量质效"第38-39页
第四章 可信音乐教学模式的分析与设计第39-45页
    一、将可信教学模式引入音乐教学的必要性第39-41页
        (一) 音乐专业的人才属性第39页
        (二) 音乐教学改革的需要第39-40页
        (三) 教学实践的影响第40-41页
    二、可信音乐教学模式设计第41-45页
        (一) 可信音乐教学模式的系统结构第41页
        (二) 音乐专业学生个体属性-目标诊断第41-42页
        (三) 可信音乐教学模式选择第42-45页
            1、学历质量是完成预期目标的基础第42-43页
            2、可靠性质量是实现可信培养目标的前提第43页
            3、社会实践是实现有效质量的途径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宗棠荒政实践研究
下一篇:《说苑》故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