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住区绿化空间设计优化策略--以西安市高新区为例

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2-3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城市是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第12-13页
        1.1.2 住区是低碳化建设的重要场所第13页
        1.1.3 住区绿化对城市低碳化发展的重要影响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第15-19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与进展第15-17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与进展第17-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研究对象概况第20-23页
        1.5.1 研究区域概况第20-21页
        1.5.2 西安高新区住区建设历程第21-22页
        1.5.3 西安高新区住区绿地构成演变第22-23页
    1.6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第23-29页
        1.6.1 碳汇和碳源第23-24页
        1.6.2 低碳理念第24页
        1.6.3 城市住区第24-25页
        1.6.4 住区绿化空间第25-29页
    1.7 基本框架第29-30页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借鉴第30-44页
    2.1 现行住区规范中绿化相关指标梳理第30-31页
        2.1.1 现行住区绿地规划指标第30-31页
        2.1.2 现行住区绿地规划指标的局限性第31页
    2.2 相关理论研究第31-38页
        2.2.1 可持续住区理论第31-32页
        2.2.2 生态住区理论第32-33页
        2.2.3 生态学理论第33-34页
        2.2.4 景观生态学第34-35页
        2.2.5 海绵城市理论第35-36页
        2.2.6 植物群落学理论第36-38页
    2.3 实践经验借鉴第38-42页
        2.3.1 典型低碳化案例分析第38-42页
        2.3.2 启示与借鉴第42页
    2.4 小结第42-44页
3 西安高新区典型住区绿化空间碳汇能力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44-78页
    3.1 调研案例的选取第44-46页
        3.1.1 调研案例的选取原则第44-45页
        3.1.2 调研住区简介第45-46页
    3.2 调研案例绿化空间现状研究第46-64页
        3.2.1 调研案例绿化空间概况第46-53页
        3.2.2 树种应用及植物配置第53-59页
        3.2.3 调研案例绿化空间水资源利用现状第59-61页
        3.2.4 调研案例绿化空间碳汇量化值的估算第61-64页
    3.3 住区绿化空间碳汇能力的影响因素第64-69页
        3.3.1 影响住区绿化空间碳汇能力的因素第65-66页
        3.3.2 各影响因素分析第66-69页
    3.4 住区绿化空间碳汇能力影响因素权重分析第69-74页
        3.4.1 分析方法及原理第69-71页
        3.4.2 分析步骤和结果第71-74页
    3.5 以低碳为导向的调研案例绿化空间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74-76页
        3.5.1 绿化覆盖面积的可提升空间较大第74页
        3.5.2 植物群落碳汇效益有待提升第74-75页
        3.5.3 住区绿化空间结构布局的不足之处第75-76页
        3.5.4 节水意识不足第76页
    3.6 小结第76-78页
4 提升调研住区绿化空间碳汇效益的优化策略第78-104页
    4.1 提升绿化覆盖率的策略第78-88页
        4.1.1 屋顶绿化第78-83页
        4.1.2 垂直绿化第83-87页
        4.1.3 扩大现有绿化面积第87-88页
    4.2 提升现有绿化空间植物群落碳汇能力具体措施第88-96页
        4.2.1 植物的选取依据第88-90页
        4.2.2 提升三维绿化量第90-92页
        4.2.3 不同空间性质的绿化空间植物设计策略第92-94页
        4.2.4 住区绿化空间植物配置模式详述第94-96页
    4.3 加强住区绿化空间系统的连续性第96-98页
        4.3.1 住区绿化空间的连接廊道第96-97页
        4.3.2 住区道路绿化廊道设计第97-98页
    4.4 住区绿化空间节水设计与技术应用第98-103页
        4.4.1 雨水收集策略第98-99页
        4.4.2 增加地面透水性第99-101页
        4.4.3 防止水体污染第101页
        4.4.4 节水技术应用第101-103页
    4.5 小结第103-104页
5 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区绿化空间优化策略实例应用第104-114页
    5.1 增加绿化空间覆盖率的具体方案第104-106页
        5.1.1 道路绿化拓宽及景观提升措施第104-105页
        5.1.2 营建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第105-106页
    5.2 主要空间节点植物配置详述第106-110页
        5.2.1 主入口景观第106-108页
        5.2.2 公共绿化节点第108-109页
        5.2.3 宅旁绿化节点第109-110页
        5.2.4 其他绿化节点第110页
    5.3 住区绿化空间节水策略第110-111页
        5.3.1 中心池塘优化方案第110-111页
        5.3.2 雨水收集系统第111页
    5.4 住区绿化空间碳汇量值变化分析第111-112页
    5.5 小结第112-114页
6 结语第114-116页
    6.1 研究主要结论第114-115页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115页
    6.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图表目录第123-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抚育对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一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新疆沙漠绿化中的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