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电刺激器研制及刺激伪迹滤除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功能性电刺激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功能性电刺激的分类及应用 | 第10页 |
1.1.2 足下垂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3 功能性电刺激纠正足下垂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功能性电刺激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知识基础 | 第15-27页 |
2.1 功能性电刺激的基本理论 | 第15-25页 |
2.1.1 神经肌肉兴奋原理 | 第15-17页 |
2.1.2 功能性电刺激的刺激参数 | 第17-19页 |
2.1.3 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19-25页 |
2.2 表面肌电信号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低频脉冲刺激器的硬件设计 | 第27-39页 |
3.1 低频脉冲刺激器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7页 |
3.2 低频脉冲刺激器的硬件设计 | 第27-38页 |
3.2.1 C8051F121单片机简介 | 第28页 |
3.2.2 电源供电模块 | 第28-30页 |
3.2.3 恒流源输出模块 | 第30-32页 |
3.2.4 D/A转换模块 | 第32-33页 |
3.2.5 足底压力检测模块 | 第33-37页 |
3.2.6 显示模块 | 第37页 |
3.2.7 按键控制模块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低频脉冲刺激器的软件设计及系统调试 | 第39-58页 |
4.1 软件开发平台及开发语言简介 | 第39-40页 |
4.1.1 软件开发平台 | 第39页 |
4.1.2 软件开发语言 | 第39-40页 |
4.2 PWM脉冲的软件设计 | 第40-42页 |
4.2.1 PWM波形与PCA原理 | 第40-41页 |
4.2.2 8位PWM波形的软件设计 | 第41-42页 |
4.3 D/A转换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2-44页 |
4.4 刺激器输出刺激参数的软件设计 | 第44-50页 |
4.4.1 输出刺激波形的软件设计 | 第44-45页 |
4.4.2 输出刺激信号脉宽的软件设计 | 第45-46页 |
4.4.3 输出刺激信号频率的软件设计 | 第46-49页 |
4.4.4 输出刺激信号强度的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4.5 人机接口的软件设计 | 第50-53页 |
4.5.1 LCD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51-52页 |
4.5.2 按键控制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52-53页 |
4.6 足底压力检测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53-54页 |
4.7 系统调试及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刺激伪迹滤除研究 | 第58-69页 |
5.1 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析 | 第59-61页 |
5.2 腓骨长肌EMG采集 | 第61页 |
5.3 功能性电刺激伪迹滤除算法 | 第61-65页 |
5.3.1 刺激伪迹的探测与定位 | 第62-64页 |
5.3.2 EMG信号的刺激伪迹滤除 | 第64-65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65-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