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轨卫星系统的信道分配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1.2 课题来源及本人工作 | 第12页 |
1.3 论文结构和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低轨卫星系统概述 | 第13-20页 |
2.1 低轨卫星系统特点 | 第13-14页 |
2.2 经典低轨卫星系统 | 第14-16页 |
2.2.1 铱星系统 | 第15页 |
2.2.2 全球星系统 | 第15-16页 |
2.3 低轨卫星系统关键技术 | 第16-19页 |
2.3.1 接入控制技术 | 第16-17页 |
2.3.2 无线资源管理 | 第17-18页 |
2.3.3 信道分配技术 | 第18-19页 |
2.3.4 切换管理技术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低轨卫星系统信道分配策略分析 | 第20-33页 |
3.1 引言 | 第20-21页 |
3.2 传统信道分配策略概述 | 第21-25页 |
3.2.1 信道排队策略 | 第21-22页 |
3.2.2 信道借用策略 | 第22-23页 |
3.2.3 信道预留策略 | 第23-25页 |
3.3 基于多业务的信道分配策略 | 第25-27页 |
3.4 传统信道分配策略分析 | 第27页 |
3.5 经典动态信道预留策略概述 | 第27-31页 |
3.5.1 基于时间的信道预留策略 | 第28页 |
3.5.2 自适应信道预留策略 | 第28-29页 |
3.5.3 结合排队策略的信道预留策略 | 第29页 |
3.5.4 基于地理位置的动态信道预留策略 | 第29-30页 |
3.5.5 基于门限的信道分配策略 | 第30-31页 |
3.6 经典动态预留策略分析 | 第3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基于多业务的动态信道预留策略 | 第33-55页 |
4.1 引言 | 第33-34页 |
4.2 信道预留策略分析 | 第34-43页 |
4.2.1 信道分配模型介绍 | 第34-36页 |
4.2.2 基于Markov的模型分析 | 第36-42页 |
4.2.3 模型参数分析 | 第42-43页 |
4.3 信道预留策略具体过程 | 第43-46页 |
4.3.1 信道预留控制过程 | 第43-44页 |
4.3.2 信道分配具体过程 | 第44页 |
4.3.3 策略流程 | 第44-46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46-53页 |
4.4.1 NS-2概述 | 第46-47页 |
4.4.2 环境配置 | 第47-49页 |
4.4.3 仿真参数 | 第49-50页 |
4.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基于用户类型的多等级动态信道预留策略 | 第55-70页 |
5.1 引言 | 第55-56页 |
5.2 基于低轨卫星移动性的业务量预测 | 第56-57页 |
5.3 多等级动态信道预留策略分析 | 第57-59页 |
5.4 基于Markov的信道分配模型 | 第59-62页 |
5.5 基于遗传算法的门限参数求解 | 第62-63页 |
5.6 仿真分析 | 第63-68页 |
5.6.1 仿真参数 | 第63-64页 |
5.6.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74-75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