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结构框架 | 第18-19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4 研究难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 | 第20-27页 |
2.1 认知心理学概述及发展 | 第20-21页 |
2.1.1 认知心理学概述 | 第20页 |
2.1.2 认知心理学发展 | 第20-21页 |
2.2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 第21-24页 |
2.2.1 感知系统 | 第22页 |
2.2.2 控制系统 | 第22-23页 |
2.2.3 记忆系统 | 第23-24页 |
2.2.4 反应系统 | 第24页 |
2.3 认知心理学引入盲人无障碍辅助设计的重要性 | 第24-26页 |
2.3.1 “语言”的引入 | 第25页 |
2.3.2 “概念”和“范畴”的引入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盲人认知模型构建 | 第27-41页 |
3.1 盲人与明眼人对界面信息的认知过程对比 | 第27-28页 |
3.1.1 明眼人对界面信息的认知过程 | 第27页 |
3.1.2 盲人对界面信息的认知过程 | 第27-28页 |
3.1.3 盲人与明眼人对界面信息认知过程对比 | 第28页 |
3.2 无障碍辅助功能与盲人的认知关联 | 第28-38页 |
3.2.1 无障碍辅助功能的分类 | 第29-31页 |
3.2.2 无障碍辅助功能核心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3.2.3 无障碍辅助功能与视觉认知的对比 | 第33-38页 |
3.3 盲人对 APP 界面信息的认知特点 | 第38-40页 |
3.3.1 “半人半机械”的认知特点 | 第38-39页 |
3.3.2 “全语义加工”的认知特点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以认知心理学为核心的盲人无障碍辅助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 第41-66页 |
4.1 影响盲人认知 APP 应用的主要因素 | 第41-48页 |
4.1.1 认知主体因素 | 第41-43页 |
4.1.2 认知客体因素 | 第43-46页 |
4.1.3 认知媒介因素 | 第46-47页 |
4.1.4 认知环境因素 | 第47-48页 |
4.2 以认知心理学为核心的盲人无障碍辅助设计研究 | 第48-61页 |
4.2.1 知觉实验测试法 | 第48-54页 |
4.2.2 注意实验测试法 | 第54-57页 |
4.2.3 记忆实验测试法 | 第57-60页 |
4.2.4 情绪实验测试法 | 第60-61页 |
4.3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盲人无障碍辅助交互设计原则 | 第61-64页 |
4.3.1 知觉有效性原则 | 第61-62页 |
4.3.2 注意低分散原则 | 第62-63页 |
4.3.3 记忆有效性原则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盲人无障碍辅助 APP 界面交互设计实践 | 第66-86页 |
5.1 盲人无障碍辅助 APP 项目确立 | 第66-67页 |
5.1.1 项目背景 | 第66页 |
5.1.2 项目调研 | 第66-67页 |
5.1.3 项目定位 | 第67页 |
5.2 盲人无障碍辅助 APP 界面交互设计 | 第67-84页 |
5.2.1 信息架构设计 | 第67-68页 |
5.2.2 原型结构和语言结构设计 | 第68-77页 |
5.2.3 设计效果图和语言界面划分 | 第77-84页 |
5.3 盲人无障碍辅助 APP 可用性测试 | 第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毕业设计作品展示 | 第92-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