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道教语言文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9页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目的和任务 | 第9-10页 |
一、 本文研究对象 | 第9页 |
二、 本文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 本文研究任务与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一、 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研究 | 第10-14页 |
二、 对道教典籍词汇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对唐诗道教词汇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四、 本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对本文研究的说明 | 第18-29页 |
一、 本文研究对象的版本选择与语料取舍 | 第18-20页 |
二、 词汇的定义与分类标准 | 第20-26页 |
三、 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李白诗歌中道教词汇的具体内容 | 第29-67页 |
第一节 神仙道士与称谓 | 第29-39页 |
一、 称谓 | 第29-35页 |
二、 道士 | 第35-37页 |
三、 神仙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经籍典章与制度 | 第39-45页 |
一、 经典著作 | 第39-41页 |
二、 理论教义 | 第41-43页 |
三、 斋戒礼仪 | 第43-45页 |
第三节 符箓法术占天意 | 第45-56页 |
一、 符箓法术 | 第45-50页 |
二、 内外丹道 | 第50-54页 |
三、 神器宝物 | 第54-56页 |
第四节 仙境福地诸宫观 | 第56-64页 |
一、 天上仙境 | 第56-59页 |
二、 人间福地 | 第59-61页 |
三、 神兽仙草 | 第61-64页 |
第五节 道教传说与典故 | 第64-66页 |
一、 锦囊术/锦囊诀 | 第64-65页 |
二、 骑羊 | 第65-66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三章 李白诗歌中道教词汇的结构类型 | 第67-94页 |
第一节 单音词 | 第67-72页 |
一、 名词 | 第67-69页 |
二、 动词 | 第69-72页 |
第二节 复音词 | 第72-91页 |
一、 单纯词 | 第72-75页 |
二、 合成词 | 第75-91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91-94页 |
第四章 李白诗歌中道教词汇的新词新义 | 第94-106页 |
第一节 李白诗歌中道教词汇的新词 | 第94-99页 |
第二节 李白诗歌中道教词汇的新义 | 第99-104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06-110页 |
引用书目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附录 | 第116-126页 |
后记 | 第126-128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