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的背景与实际意义 | 第11页 |
(一)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及地域文化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及地域文化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研究的价值 | 第11-12页 |
(一) 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美学价值 | 第11-12页 |
(二) 保留地域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 第12页 |
(三) 创造和谐的人居生态环境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现状 | 第13-21页 |
一、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的历史发展 | 第13-15页 |
(一)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背景 | 第13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分布 | 第13-14页 |
(三)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形成 | 第14-15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现状 | 第15-20页 |
(一) 肇兴侗族传统村寨的物质构成 | 第15-17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村寨的人文构成 | 第17-18页 |
(三) 肇兴侗族传统村寨的精神构成 | 第18-20页 |
三、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现实问题 | 第20-21页 |
(一)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边缘性 | 第20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局限性 | 第20页 |
(三)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缺乏延续性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功能特征与景观构成 | 第21-36页 |
一、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建筑布局 | 第21-25页 |
(一)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整体布局 | 第21-23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 | 第23-24页 |
(三)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 | 第24-25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功能特征 | 第25-31页 |
(一)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住宅类型 | 第25-27页 |
(二)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建造流程 | 第27-28页 |
(三)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功能分区 | 第28-29页 |
(四)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 | 第29-31页 |
三、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31-36页 |
第四章 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历史传承与保护 | 第36-40页 |
一、 国外对古城古建筑的保护办法 | 第36-37页 |
(一) 国外对古城古建筑保护的法律依据 | 第36页 |
(二) 国外对古城古建筑保护的实行办法 | 第36-37页 |
二、 国内对古城古建筑的保护办法 | 第37页 |
(一) 国内对古城古建筑保护的法律依据 | 第37页 |
(二) 国内对古城古建筑保护的实行办法 | 第37页 |
三、 对于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的保护 | 第37-39页 |
(一) 对于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的评估 | 第37-38页 |
(二) 对于肇兴侗族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的规划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