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离析类型及产生原因 | 第20-26页 |
2.1 离析类型 | 第20-22页 |
2.1.1 集料离析 | 第20页 |
2.1.2 温度离析 | 第20-21页 |
2.1.3 机械摊铺离析 | 第21-22页 |
2.2 施工现场离析产生的原因 | 第22-24页 |
2.2.1 材料准备阶段 | 第22-23页 |
2.2.2 混合料搅拌阶段 | 第23页 |
2.2.3 混合料运输阶段 | 第23页 |
2.2.4 混合料摊铺阶段 | 第23-24页 |
2.2.5 混合料碾压阶段 | 第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混合料离析评价指标的提出与验证 | 第26-46页 |
3.1 图像处理 | 第26-29页 |
3.1.1 图像剪切 | 第26-27页 |
3.1.2 图像灰度化 | 第27页 |
3.1.3 图像增强 | 第27-28页 |
3.1.4 二值化处理 | 第28页 |
3.1.5 图像分割 | 第28-29页 |
3.2 不同粒径颗粒的区分 | 第29-31页 |
3.2.1 颗粒粒径大小的判定 | 第29页 |
3.2.2 图中尺寸的换算 | 第29-31页 |
3.3 离析评价指标的提出 | 第31-40页 |
3.3.1 离析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3.3.2 某一截面均匀度计算 | 第32-40页 |
3.3.3 试件整体均匀度计算 | 第40页 |
3.4 离析评价指标的验证 | 第40-45页 |
3.4.1 混合指数的计算 | 第41-43页 |
3.4.2 混合均匀度与混合指数的比较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混合料自然下落堆积的模拟试验研究 | 第46-74页 |
4.1 模拟试验装置 | 第46-47页 |
4.2 集料颗粒形状与离析的关系 | 第47-56页 |
4.2.1 不规则颗粒均匀度 | 第48-50页 |
4.2.2 立方体颗粒均匀度 | 第50-52页 |
4.2.3 球形颗粒均匀度 | 第52-53页 |
4.2.4 堆积角与离析程度的关系 | 第53-56页 |
4.3 集料级配分形维数与离析的关系 | 第56-73页 |
4.3.1 分形特征与分形维数 | 第56-57页 |
4.3.2 集料粒径和集料级配的分形表示 | 第57-58页 |
4.3.3 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和间断级配分形值 | 第58-61页 |
4.3.4 级配分形维数与离析程度的关系 | 第6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混合料自然下落堆积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 第74-99页 |
5.1 PFC基本理论 | 第74-77页 |
5.1.1 力—位移定律 | 第74-75页 |
5.1.2 运动定律 | 第75-76页 |
5.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76页 |
5.1.4 时步的确定 | 第76页 |
5.1.5 PFC2D的基本假设 | 第76-77页 |
5.1.6 接触本构关系 | 第77页 |
5.2 PFC模拟颗粒摩擦系数、堆积角与离析程度的关系 | 第77-82页 |
5.3 PFC模拟集料级配与离析程度的关系 | 第82-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9-101页 |
1 主要结论 | 第99-100页 |
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