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及病原物生物学特征 | 第11-16页 |
1.1.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危害症状 | 第11页 |
1.1.2 病原形态 | 第11-12页 |
1.1.3 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条件 | 第12页 |
1.1.4 番茄灰霉病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 第12页 |
1.1.5 番茄灰霉病的危害 | 第12页 |
1.1.6 灰霉病的防治 | 第12-16页 |
1.2 伯克霍尔德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第16-19页 |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16-17页 |
1.2.2 生物降解菌 | 第17页 |
1.2.3 植物病害生防菌 | 第17-19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 主要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0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20页 |
2.1.2 培养基 | 第20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1.4 试验仪器 | 第20页 |
2.2 土壤悬浮液的制备与菌株的分离纯化 | 第20-21页 |
2.3 拮抗菌的筛选 | 第21页 |
2.3.1 拮抗菌的初筛 | 第21页 |
2.3.2 拮抗菌的复筛 | 第21页 |
2.3.3 发酵滤液活性测定 | 第21页 |
2.4 拮抗菌株的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21-23页 |
2.4.1 拮抗菌株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21-22页 |
2.4.2 目的片段 PCR 扩增 | 第22页 |
2.4.3 序列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23页 |
2.5 离体叶片试验 | 第23页 |
2.6 盆栽试验 | 第23页 |
2.7 18BS-12 发酵条件优化 | 第23-25页 |
2.7.1 拮抗菌菌株发酵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 第23-24页 |
2.7.2 拮抗菌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 第24-25页 |
2.8 18BS-12 发酵滤液活性物质初探 | 第25页 |
2.8.1 不同硫酸铵饱和度提取蛋白质的抑菌活性 | 第25页 |
2.8.2 萃取 | 第25页 |
2.8.3 18BS-12 发酵滤液稳定性测定 | 第25页 |
2.9 18BS-12 发酵滤液作用机理研究 | 第25-26页 |
2.9.1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5-26页 |
2.9.2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6页 |
2.10 18BS-12 发酵滤液的抑菌谱测定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3.1 土壤悬浮液的制备与菌株的分离纯化 | 第27页 |
3.2 拮抗菌的筛选 | 第27-28页 |
3.2.1 拮抗菌的初筛 | 第27页 |
3.2.2 拮抗菌的复筛 | 第27-28页 |
3.2.3 发酵滤液活性测定 | 第28页 |
3.3 拮抗菌的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28-31页 |
3.4 离体叶片试验 | 第31页 |
3.5 盆栽试验 | 第31-32页 |
3.6 18BS-12 发酵条件优化 | 第32-37页 |
3.6.1 拮抗菌菌株发酵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 第32-34页 |
3.6.2 拮抗菌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 第34-37页 |
3.7 18BS-12 发酵滤液活性物质初探 | 第37-39页 |
3.7.1 不同硫酸铵饱和度提取蛋白质的抑菌活性 | 第37-38页 |
3.7.2 萃取 | 第38页 |
3.7.3 18BS-12 发酵滤液稳定性测定 | 第38-39页 |
3.8 18BS-12 发酵滤液作用机理研究 | 第39-41页 |
3.8.1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40页 |
3.8.2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3.9 18BS-12 发酵滤液抑菌谱测定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2-46页 |
4.1 结论 | 第42-43页 |
4.2 讨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