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国防建设与战备论文--军事教育、军事训练论文

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以云南某高校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第一节 背景第8-9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9-19页
        一、 国防生概况第9-10页
        二、 国防生学业现状第10-11页
        三、 学业不良概述第11-19页
            (一) 学业不良概念第12-13页
            (二) 国外学业不良相关研究第13-14页
            (三) 国内学业不良相关研究第14页
            (四) 学业不良的原因综述第14-17页
            (五) 学业不良归因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第19-20页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21-26页
    第一节 归因理论第21-24页
        一、 归因的基本理论第21-24页
            (一) 海德朴素归因理论第21页
            (二) 琼斯、戴维斯推断归因理论第21-22页
            (三) 凯利三维归因理论第22-23页
            (四)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第23-24页
    第二节 论文研究方法第24-26页
        一、 文献研究第24页
        二、 实证研究第24-26页
            (一) 个案研究第24页
            (二) 问卷调查第24-26页
第三章 基于某大学国防生为例的实证研究第26-40页
    第一节 研究概况第26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6-27页
    第三节 研究结果第27-40页
        一、 学业不良国防生的归因方式总体倾向第27-29页
        二、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上的人口学特征差异第29-38页
        三、 学业不良国防生与学业优良国防生的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差异第38-40页
第四章 结论第40-50页
    第一节 学业不良国防生的归因方式总体特征分析第40页
    第二节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第40-42页
        一、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第40页
        二、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民族差异分析第40-41页
        三、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生源地差异分析第41页
        四、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分析第41页
        五、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第41-42页
        六、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不同学业水平差异分析第42页
    第三节 学业不良国防生与学业优良国防生的归因方式差异分析第42-43页
    第四节 国防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第43-45页
        一、 个体因素第43-44页
        二、 环境因素第44-45页
    第五节 改善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建议和对策第45-48页
        一、 强化学业成就积极归因训练第45-46页
        二、 优化教育管理培养模式,实施个别差异化教育第46页
        三、 有针对性地进行国防生职业道德教育第46-47页
        四、 贯穿一至四年级全程化的国防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第47-48页
        五、 确保国防生的“制度”育人第48页
    第六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48-50页
        一、 论文创新之处第48页
        二、 论文不足之处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3-54页
附录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涉及民族因素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
下一篇:社会资本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基于河口瑶族自治县的实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