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重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舒适性调整算法基础与并行编程简介 | 第16-29页 |
2.1 3D 视频基础 | 第16-18页 |
2.1.1 摄像机模型 | 第16-17页 |
2.1.2 对极几何 | 第17-18页 |
2.2 舒适性及相关调整算法 | 第18-24页 |
2.2.1 舒适性简介 | 第18-20页 |
2.2.2 极线校正算法 | 第20-23页 |
2.2.3 视差调整算法 | 第23-24页 |
2.3 并行编程基础 | 第24-28页 |
2.3.1 GPU 基础 | 第24-26页 |
2.3.2 CUDA 架构基础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算法优化 | 第29-43页 |
3.1 极线校正算法不稳定性的消除 | 第29-34页 |
3.1.1 帧平均无相机标定极线校正算法 | 第29-31页 |
3.1.2 基于水平视差分布约束的校正矩阵构建方式 | 第31-34页 |
3.2 基于射影变换的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结合方法 | 第34-40页 |
3.2.1 射影变换及矩阵调整原理 | 第34-37页 |
3.2.2 基于射影变换的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结合方法 | 第37-39页 |
3.2.3 结果对比和分析 | 第39-40页 |
3.3 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算法的性能测试与瓶颈分析 | 第40-42页 |
3.3.1 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算法的性能测试 | 第40-42页 |
3.3.2 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算法的瓶颈分析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 GPU 的实时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实现 | 第43-59页 |
4.1 实时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技术难点 | 第43-46页 |
4.1.1 实时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流程 | 第43页 |
4.1.2 视频流格式的转换 | 第43-44页 |
4.1.3 视频流的帧间顺序 | 第44-45页 |
4.1.4 音频同步 | 第45页 |
4.1.5 单帧图像的处理速度 | 第45-46页 |
4.2 基于 DirectShow 的实时视频流处理方案 | 第46-50页 |
4.2.1 DirectShow 与 COM | 第46-47页 |
4.2.2 基于 DirectShow 的实时视频流处理方案 | 第47-48页 |
4.2.3 双目视频间的同步 | 第48-50页 |
4.3 极线校正与视差调整算法的并行移植方案 | 第50-58页 |
4.3.1 高速双线性插值算法 | 第50-52页 |
4.3.2 像素级 GPU 并行移植方案 | 第52-54页 |
4.3.3 像素块级 GPU 并行移植方案 | 第54-56页 |
4.3.4 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实现与结果展示 | 第59-72页 |
5.1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59-60页 |
5.1.1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所具备的功能 | 第59页 |
5.1.2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支持的格式和速度 | 第59-60页 |
5.2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的设计及搭建 | 第60-64页 |
5.2.1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 第60-62页 |
5.2.2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的组件选择 | 第62-63页 |
5.2.3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的搭建 | 第63-64页 |
5.3 高清双目视频实时处理系统展示 | 第64-71页 |
5.3.1 开发环境简介 | 第64-65页 |
5.3.2 界面展示 | 第65-66页 |
5.3.3 实际系统展示 | 第66-67页 |
5.3.4 功能展示 | 第67-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全文总结与回顾 | 第72-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1 | 第77-82页 |
附录 2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