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页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关于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2.1 公司价值的概念 | 第14页 |
2.2 成本法 | 第14-15页 |
2.2.1 成本法的优点 | 第14-15页 |
2.2.2 成本法的缺点 | 第15页 |
2.3 贴现现金流量法 | 第15-17页 |
2.3.1 贴现现金流量法的操作步骤 | 第15-17页 |
2.3.2 贴现现金流量的优点与不足 | 第17页 |
2.4 经济增加值法 | 第17-18页 |
2.4.1 经济增加值法 EVA 的原理 | 第17-18页 |
2.4.2 经济增加值法的优势与局限 | 第18页 |
2.5 市场法 | 第18-19页 |
2.5.1 市场法的原理 | 第18-19页 |
2.5.2 市场法的优缺点 | 第19页 |
2.6 四种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 第19-20页 |
2.7 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 | 第20-21页 |
2.8 行业分析 | 第21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年报信息的解析 | 第22-32页 |
3.1 年报的构成 | 第22页 |
3.2 从年报中提取与价值评估相关的财务信息 | 第22-26页 |
3.2.1 盈利能力指标 | 第23-24页 |
3.2.2 偿债能力指标 | 第24-25页 |
3.2.3 营运能力指标 | 第25-26页 |
3.3 现金流分析 | 第26-28页 |
3.3.1 构成分析 | 第26-28页 |
3.3.2 比率分析 | 第28页 |
3.4 对文字信息的解读和定性分析 | 第28-30页 |
3.4.1 股权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3.4.2 员工素质分析 | 第29页 |
3.4.3 融投资情况 | 第29-30页 |
3.4.4 产品定价权 | 第30页 |
3.5 从年报中分析潜在调整因素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引入现金流调整的内在价值公式 | 第32-42页 |
4.1 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选择及其参数计算 | 第32-33页 |
4.2 折旧有调整的公式推导 | 第33-34页 |
4.2.1 折旧方法影响现金流 | 第33页 |
4.2.2 基于折旧调整的贴现现金流模型推导 | 第33-34页 |
4.3 长期收益水平的调整 | 第34-37页 |
4.3.1 长期收益水平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2 基于长期收益水平调整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推导 | 第35-37页 |
4.4 主观概率意义上的价值调整 | 第37-38页 |
4.4.1 主观概率的意义 | 第37页 |
4.4.2 基于主观概率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推导 | 第37-38页 |
4.5 未来利率水平变动调整 | 第38-40页 |
4.5.1 利率水平调整影响折现率 | 第38-39页 |
4.5.2 基于利率调整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推导 | 第39-40页 |
4.6 基于税负变动的现金流贴现模型 | 第4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现金流贴现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42-53页 |
5.1 股价走势优于大盘的股票选择 | 第42-43页 |
5.2 股价变动的原因及匹配模型 | 第43-52页 |
5.2.1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 第43-44页 |
5.2.2 宏观政策和行业分析 | 第44-45页 |
5.2.3 从上市公司年报中提取与价值评估相关的财务信息 | 第45-47页 |
5.2.4 对文字信息的解读和分析 | 第47-48页 |
5.2.5 存在现金流调整的内在价值公式的理论分析 | 第48-52页 |
5.3 年报信息的价值投资意义 | 第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