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泄漏扩散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液化天然气的基本特性及危险性 | 第11-13页 |
1.2.1 液化天然气的基本特性 | 第11页 |
1.2.2 液化天然气的危险性 | 第11-12页 |
1.2.3 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液化天然气泄漏扩散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2.1 液化天然气泄漏扩散分析 | 第19-20页 |
2.1.1 泄漏方式 | 第19页 |
2.1.2 扩散方式 | 第19页 |
2.1.3 泄漏物理过程分析 | 第19-20页 |
2.2 泄漏形式 | 第20-24页 |
2.2.1 液相泄漏 | 第21页 |
2.2.2 气相泄漏 | 第21-23页 |
2.2.3 气液两相泄漏 | 第23页 |
2.2.4 实验泄漏形式 | 第23-24页 |
2.3 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3.1 气象环境 | 第24-25页 |
2.3.2 地理环境 | 第25页 |
2.3.3 泄漏工况 | 第25页 |
2.4 重气扩散模型与分析 | 第25-29页 |
2.4.1 板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2.4.2 临界转变点 | 第27-28页 |
2.4.3 模型分析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LNG泄漏扩散数值模拟 | 第30-38页 |
3.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第30页 |
3.1.1 流体力学概述 | 第30页 |
3.1.2 计算流体力学思想和本质 | 第30页 |
3.2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第30-32页 |
3.2.1 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3.2.2 软件简介 | 第31-32页 |
3.2.3 计算流体力学求解步骤 | 第32页 |
3.3 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32-37页 |
3.3.0 物理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 第32-33页 |
3.3.1 三维模型建立 | 第33-35页 |
3.3.2 三维模型网格划分 | 第35页 |
3.3.3 基本参数设置 | 第35页 |
3.3.4 材料物性参数 | 第35-36页 |
3.3.5 边界条件设定 | 第36页 |
3.3.6 求解方法设置 | 第36页 |
3.3.7 初始化 | 第36-37页 |
3.3.8 迭代计算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8-48页 |
4.1 基于实验工况的模拟分析 | 第38-40页 |
4.2 风速大小对蒸气扩散范围的影响 | 第40-42页 |
4.3 泄漏源强对蒸气扩散范围的影响 | 第42-45页 |
4.4 环境温度对蒸气扩散范围的影响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实验验证 | 第48-64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48页 |
5.2 实验系统 | 第48-53页 |
5.2.1 实验场地 | 第48页 |
5.2.2 实验系统 | 第48-50页 |
5.2.3 实验测试内容和测试设置 | 第50页 |
5.2.4 实验设备及测量分析仪器 | 第50-52页 |
5.2.5 实验方案 | 第52页 |
5.2.6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5.3 实验测点与工况表 | 第53-56页 |
5.4 液化天然气扩散范围分析 | 第56-62页 |
5.4.1 同一时刻扩散范围分析 | 第56-59页 |
5.4.2 不同时刻扩散范围分析 | 第59-62页 |
5.5 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