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

李长之屈骚批评的美学阐释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6-10页
    一.论文缘起与研究对象第6-7页
    二.研究现状第7-8页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第8-10页
第一章 “感情的型”在李长之屈骚批评中的实践和意义第10-32页
    第一节 “感情的型”的理论内涵和意义第10-16页
        一.“感情的型”的理论内涵第10-12页
        二.“感情的型”的理论渊源第12-15页
        三.“感情的型”的理论意义第15-16页
    第二节 “感情的型”在屈骚批评中的实践第16-32页
        一.人格-风格论批评第17-22页
        二.情感体验式批评第22-27页
        三.文化批评第27-32页
第二章 李长之屈骚批评的理论误读和审美转向第32-40页
    第一节 李长之对屈骚浪漫主义美学精神的误读第32-36页
        一.浪漫主义的“理论旅行”第32-34页
        二.单向阐释的理论误读第34-36页
    第二节 李长之屈骚批评的现实主义美学转向第36-40页
        一.美学的现实主义和政治学的现实主义第36-38页
        二.批评的审美观念嬗变第38-40页
第三章 李长之屈骚批评的美学理论意义和现代启示第40-51页
    第一节 “文化诗学”和文化模子的启示第40-44页
        一.“文化诗学”的意义第40-42页
        二.东西方文化模子差异的思考第42-44页
    第二节 批评的文化心态反思第44-51页
        一.“文化移情”的考察第45-47页
        二.审美与启蒙的反思第47-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57-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域信仰的生成与当代建构--以豫西白龙王信仰为例
下一篇:艺体特长生与非特长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对比研究--以昌宁县第一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