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17-18页 |
2 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1.1 现代金融理论的产生 | 第18页 |
2.1.2 现代金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18-19页 |
2.2 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9页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19-20页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0页 |
2.2.4 农村局部知识理论 | 第20-21页 |
2.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 | 第21-22页 |
3 甘肃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 | 第22-34页 |
3.1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第22-29页 |
3.1.1 甘肃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 第22页 |
3.1.2 甘肃省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 第22-26页 |
3.1.3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3.2 甘肃省农民收入现状 | 第29-34页 |
3.2.1 农民收入的构成和衡量指标 | 第29页 |
3.2.2 甘肃省农民收入的现状 | 第29-34页 |
4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4-42页 |
4.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1.1 农民收入指标(FR) | 第34页 |
4.1.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 | 第34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3 实证检验过程 | 第34-40页 |
4.3.1 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4.3.2 变量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 第35-36页 |
4.3.3 协整检验 | 第36-38页 |
4.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8页 |
4.3.5 脉冲响应分析 | 第38-40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5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的对策 | 第42-47页 |
5.1 完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第42-45页 |
5.1.1 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 | 第42页 |
5.1.2 农业银行应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创新,拓宽业务领域 | 第42-43页 |
5.1.3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 第43-44页 |
5.1.4 邮政储蓄银行依靠自身网络服务优势,有效促进涉农贷款业务 | 第44页 |
5.1.5 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 第44-45页 |
5.1.6 开展多渠道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机构 | 第45页 |
5.2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第45-47页 |
5.2.1 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 第45页 |
5.2.2 建立健全甘肃省乡镇企业、农户的征信系统 | 第45-46页 |
5.2.3 加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