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4页 |
(一) 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不同的理解 | 第12-13页 |
(二) 对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研究重点不一 | 第13页 |
(三) 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及路径选择有不同的思路 | 第13-14页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萧山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 第16-24页 |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和范围界定 | 第17-18页 |
三、 萧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一) 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二)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略 | 第19页 |
四、 萧山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情况 | 第19-22页 |
(一) 基本建立了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19-20页 |
(二) 基本建立了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 | 第20-21页 |
(三) 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 | 第21-22页 |
五、 萧山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经验 | 第22-24页 |
(一)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 | 第22页 |
(二)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突破重点与难点 | 第22-23页 |
(三)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要有政府强大的主导力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萧山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 第24-30页 |
一、 萧山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 | 第24-28页 |
(一) 与周边县市相比,公共服务供给仍有薄弱环节 | 第24-26页 |
(二) 从萧山区内部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均衡 | 第26-28页 |
二、 造成非均等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 第28-30页 |
(一) 城乡二元结构 | 第28页 |
(二) 公共财政体制 | 第28-29页 |
(三)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实现萧山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第30-40页 |
一、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 | 第30页 |
二、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的体制创新 | 第30-31页 |
(一)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第30页 |
(二) 保障公共服务资金公平供给 | 第30-31页 |
(三) 探索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 | 第31页 |
(四) 建立基于群众需求反馈的决策机制 | 第31页 |
三、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方向和任务 | 第31-40页 |
(一) 稳定和扩大就业 | 第31-32页 |
(二)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32-33页 |
(三) 提升教育发展质量 | 第33-34页 |
(四)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第34-36页 |
(五)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 第36页 |
(六) 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 第36-37页 |
(七) 加强环境污染整治 | 第37-38页 |
(八) 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4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