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1 商业秘密保护刑事立法发展之比较 | 第9-12页 |
1.1 美国的商业秘密刑事立法发展 | 第9-10页 |
1.2 中国的商业秘密刑事立法发展 | 第10-11页 |
1.3 中美商业秘密刑事立法发展之比较和分析 | 第11-12页 |
2 商业秘密犯罪的构成要件之比较 | 第12-21页 |
2.1 美国商业秘密犯罪的构成要件 | 第12-16页 |
2.2 中国商业秘密犯罪的构成要件 | 第16-18页 |
2.3 中美商业秘密犯罪构成要件之比较和分析 | 第18-21页 |
2.3.1 关于侵害内容的规定 | 第18-19页 |
2.3.2 关于客观行为的规定 | 第19-20页 |
2.3.3 关于主观要件的规定 | 第20-21页 |
3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刑罚配置之比较 | 第21-23页 |
3.1 美国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刑罚规定 | 第21页 |
3.2 中国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罚规定 | 第21-22页 |
3.3 中美关于商业秘密犯罪的刑罚规定之比较和分析 | 第22-23页 |
3.3.1 刑罚配置的总体设计 | 第22-23页 |
3.3.2 关于罚金刑的规定 | 第23页 |
3.3.3 关于定罪标准的规定 | 第23页 |
4 对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之完善建言 | 第23-30页 |
4.1 拓宽商业秘密的概念边界 | 第24-25页 |
4.1.1 扩大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 | 第24页 |
4.1.2 取消有关“实用性”的规定 | 第24-25页 |
4.2 重构商业秘密犯罪的罪名 | 第25-27页 |
4.2.1 将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非犯罪化 | 第26页 |
4.2.2 取消处罚第三人过失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 | 第26-27页 |
4.3 区分规定不同类型的商业秘密犯罪行为 | 第27页 |
4.4 设立专门的条款打击经济间谍行为 | 第27-28页 |
4.5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犯罪的刑罚配置 | 第28-29页 |
4.5.1 加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 第28-29页 |
4.5.2 设立资格刑 | 第29页 |
4.6 将商业秘密犯罪行为规定为行为犯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著作类 | 第31-32页 |
论文期刊类 | 第32-33页 |
外文资料类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