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6页 |
1.1.1 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 第13-14页 |
1.1.2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 第14-15页 |
1.1.3 三相不平衡治理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 三相四线制SVG拓扑结构 | 第16-18页 |
1.2.1 分裂电容式三相四线SVG | 第17-18页 |
1.2.2 三相四桥臂SVG | 第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三相四桥臂SVG系统的数学建模与调制算法 | 第20-32页 |
2.1 三相四桥臂SVG的数学建模 | 第20-23页 |
2.2 三相四桥臂SVG的三维空间矢量调制算法 | 第23-31页 |
2.2.1 基于α-β-γ坐标系的3D-SVPWM调制算法 | 第24-26页 |
2.2.2 基于abc坐标系的3D-SVPWM调制算法 | 第26-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补偿电流检测方法 | 第32-44页 |
3.1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补偿电流检测方法 | 第32-36页 |
3.2 T/4延时信号分离法与SOGI-PLL的基本原理 | 第36-43页 |
3.2.1 T/4延时信号分离法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3.2.2 同步参考系锁相环基本原理 | 第37-40页 |
3.2.3 二阶广义积分器的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3.2.4 补偿电流检测算法性能仿真验证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三相四桥臂SVG系统控制策略与仿真模型 | 第44-58页 |
4.1 三相四桥臂SVG的控制策略 | 第44-50页 |
4.1.1 SVG的间接电流控制策略 | 第44-45页 |
4.1.2 SVG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 | 第45-46页 |
4.1.3 三相四桥臂SVG的分序控制策略 | 第46-50页 |
4.2 控制器参数设计 | 第50-52页 |
4.3 系统主电路仿真模型 | 第52-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三相四桥臂SVG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58-74页 |
5.1 三相四桥臂SVG系统主电路设计 | 第59-62页 |
5.1.1 直流侧支撑电容的选取 | 第59页 |
5.1.2 功率开关器件的选取 | 第59-60页 |
5.1.3 交流输出侧LCL滤波参数的选取 | 第60-61页 |
5.1.4 辅助硬件设计 | 第61-62页 |
5.2 三相四桥臂SVG系统硬件控制电路设计 | 第62-64页 |
5.2.1 DSP外围电路设计 | 第62-63页 |
5.2.2 模/数转换器ADC | 第63-64页 |
5.2.3 电压电流采样调理电路 | 第64页 |
5.3 三相四桥臂SVG系统软件设计 | 第64-68页 |
5.3.1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65页 |
5.3.2 主程序设计 | 第65-66页 |
5.3.3 中断子程序设计 | 第66页 |
5.3.4 PI控制算法软件实现 | 第66-67页 |
5.3.5 3D-SVPWM算法软件实现 | 第67-68页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8-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