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图文凝视下的目的地形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一、国外关于旅游图文凝视下的目的地形象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国内关于旅游图文凝视下的目的地形象的研究 | 第11-13页 |
第二节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历时态和共时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文献综述法 | 第14页 |
三、内容分析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一、拓宽研究背景环境 | 第15-16页 |
二、丰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概述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旅游凝视概念 | 第18-22页 |
一、旅游凝视理论概念 | 第18页 |
二、旅游凝视的类别 | 第18-20页 |
三、旅游凝视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旅游图文凝视的发展 | 第22-25页 |
一、旅游图文凝视的发展 | 第22-23页 |
二、旅游图文凝视的特征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和概念 | 第25-29页 |
一、旅游"前后台"理论 | 第25-26页 |
二、符号学理论 | 第26-27页 |
三、信息传播学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凝视体系下的目的地形象的塑造 | 第29-43页 |
第一节 内部的凝视对目的地形象的话语 | 第29-35页 |
一、旅游凝视主体对目的地形象的话语 | 第29-33页 |
二、旅游凝视客体对目的地形象的话语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旅游外部环境的凝视对目的地形象的话语 | 第35-38页 |
一、来自政府的话语 | 第35-37页 |
二、来自专业人士的话语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凝视对目的地形象的传播效果 | 第38-43页 |
一、旅游图文凝视下的行动倾向性 | 第38-40页 |
二、旅游图文凝视下的宣传和传播效果分析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旅游图文凝视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作用 | 第43-57页 |
第一节 外部辐射作用 | 第43-50页 |
一、旅游凝视下产生的"旅游飞地"现象 | 第43-47页 |
二、旅游凝视下形成的"标准化旅游"现象 | 第47-50页 |
第二节 内部辐射作用 | 第50-57页 |
一、目的地形象塑造的"舞台化真实" | 第50-54页 |
二、目的地居民对自身形象的"反向凝视"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宝鸡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图文凝视分析 | 第57-71页 |
第一节 凝视宝鸡市整体旅游形象 | 第57-66页 |
一、宝鸡旅游凝视的前后台区域分析 | 第57-60页 |
二、宝鸡旅游形象中的凝视话语研究 | 第60-62页 |
三、宝鸡旅游形象中的"飞地"研究 | 第62-64页 |
四、宝鸡旅游图文凝视效果分析 | 第64-66页 |
第二节 宝鸡旅游图文凝视效果 | 第66-71页 |
一、聚焦宝鸡图文 | 第66-68页 |
二、凝视体系下传播手段的创新 | 第68-7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