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混凝土减水剂研究背景概述 | 第13页 |
1.1.2 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1.3 减水剂的含义及分类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2.1 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 | 第15-16页 |
1.2.2 聚羧酸类减水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第16-19页 |
1.2.3 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机理 | 第19页 |
1.2.4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引气性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5 聚羧酸消泡剂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 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1.3.1 DLVO理论 | 第22-23页 |
1.3.2 空间稳定机理 | 第23-24页 |
1.3.3 空缺稳定机理 | 第24页 |
1.3.4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高性能化设计理论 | 第24-25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5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29-38页 |
2.1 原材料 | 第29-31页 |
2.1.1. 合成材料: | 第29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8页 |
2.2.1 大单体酯的合成 | 第31页 |
2.2.2 低引气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工艺设计 | 第31-32页 |
2.2.3 酯化产率的测定 | 第32页 |
2.2.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页 |
2.2.5 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2.2.6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3-34页 |
2.2.7 减水剂在水泥净浆中的性能试验 | 第34-35页 |
2.2.8 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性能试验 | 第35-38页 |
3 低引气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 第38-48页 |
3.1 低引气大单体的设计与合成 | 第39-43页 |
3.1.1 MASP酯大单体合成工艺的正交设计 | 第40页 |
3.1.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3.2 低引气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 第43-47页 |
3.2.1 低引气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的正交设计 | 第43-44页 |
3.2.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3.3 小结 | 第47-48页 |
4 低引气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 | 第48-62页 |
4.1 凝胶色谱分析 | 第48-49页 |
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4.3 水泥净浆性能 | 第50-51页 |
4.4 混凝土性能 | 第51-55页 |
4.5 混凝土含气量 | 第55-56页 |
4.6 硬化混凝土气泡结构参数 | 第56-59页 |
4.7 低引气聚羧酸减水剂的长期稳定性 | 第59-60页 |
4.8 小结 | 第60-62页 |
5 低引气型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62-69页 |
5.1 表面张力实验 | 第62-63页 |
5.2 起泡性实验 | 第63-65页 |
5.3 吸附量实验 | 第65-69页 |
6 结论 | 第69-71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8 致谢 | 第76-77页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