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石灰岩机制砂形貌特性及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机制砂性状及其自密实混凝土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1 机制砂颗粒性状第13-14页
        1.2.2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第14-15页
        1.2.3 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6页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6-19页
        1.4.1 研究目标第16-17页
        1.4.2 研究思路第17页
        1.4.3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第19-28页
    2.1 原材料第19-22页
        2.1.1 水泥第19页
        2.1.2 粉煤灰第19页
        2.1.3 硅灰第19-20页
        2.1.4 石粉第20页
        2.1.5 粗骨料第20-21页
        2.1.6 细骨料第21页
        2.1.7 其他材料第21-22页
    2.2 试验方法第22-28页
        2.2.1 机制砂与天然砂性状形貌特性对比试验第22-23页
        2.2.2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试验第23-24页
        2.2.3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第24-26页
        2.2.4 微观分析试验第26-28页
第3章 机制砂与天然砂形貌特性对比研究第28-35页
    3.0 前言第28页
    3.1 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粗细程度和级配特性对比研究第28-30页
        3.1.1 筛分试验结果分析第28-29页
        3.1.2 坚固性试验结果分析第29页
        3.1.3 天然砂和机制砂综合对比试验结果分析第29-30页
    3.2 机制砂和天然砂形貌特性对比研究第30-34页
        3.2.1 机制砂和天然砂形貌特性的评价参数第30-32页
        3.2.2 机制砂和天然砂形貌特性的试验结果分析第32-34页
    3.3 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第35-47页
    4.1 前言第35页
    4.2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35-41页
        4.2.1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第35-37页
        4.2.2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37-40页
        4.2.3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和河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对比第40-41页
    4.3 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41-45页
        4.3.1 机制砂级配设计第41-42页
        4.3.2 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第42-43页
        4.3.3 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43-45页
    4.4 砂率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45页
    4.5 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第47-59页
    5.1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第47-49页
        5.1.1 氯离子渗透机理第47-48页
        5.1.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8-49页
    5.2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影响第49-52页
        5.2.1 碱骨料反应机理第49-50页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0-52页
    5.3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第52-54页
        5.3.1 混凝土碳化机理第52页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2-54页
    5.4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第54-56页
        5.4.1 冻融破坏机理第54页
        5.4.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4-56页
    5.5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第56-57页
        5.5.1 试验目的和方法第56页
        5.5.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6-57页
    5.6 小结第57-59页
第6章 石粉在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第59-69页
    6.1 前言第59页
    6.2 石粉对水泥基材料水化过程的影响第59-62页
        6.2.1 无电极电阻率测试方法第59-60页
        6.2.2 电阻率分析第60-62页
    6.3 石粉对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及形貌的影响第62-68页
        6.3.1 DTA-TG分析第62-66页
        6.3.2 XRD和SEM分析第66-68页
    6.4 小结第68-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第69-70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综合体竖向维度设计研究
下一篇:川西林盘尺度和乔木覆盖率对周边环境微气候的辐射影响研究--以三道堰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