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1.1 国外阻燃剂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1.2 国内阻燃剂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2 常用阻燃剂 | 第10-13页 |
1.2.1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阻燃剂 | 第10-12页 |
1.2.2 卤系阻燃剂 | 第12页 |
1.2.3 锑系、锡系、硼系阻燃剂 | 第12-13页 |
1.2.4 钼系阻燃剂 | 第13页 |
1.2.5 其它系阻燃剂 | 第13页 |
1.3 PP材料燃烧及阻燃机理性 | 第13-14页 |
1.3.1 凝聚相阻燃机理 | 第13-14页 |
1.3.2 气相阻燃机理 | 第14页 |
1.3.3 中断热交换机理 | 第14页 |
1.4 无机粒子对溶液流变性能影响 | 第14-15页 |
1.4.1 用量对水溶液黏度的影响 | 第14页 |
1.4.2 剪切速率与浓度对水溶液黏度的影响 | 第14页 |
1.4.3 表面处理对水溶液黏度的影响 | 第14页 |
1.4.4 温度对阻燃水溶液黏度的影响 | 第14-15页 |
1.5 PP材料阻燃性能稳定性的研究 | 第15页 |
1.5.1 热氧老化对PP材料阻燃性能影响 | 第15页 |
1.5.2 光氧老化对PP材料阻燃性能影响 | 第15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6.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2 氢氧化铝/硼酸锌复合对PVA水溶液流变性能和PP/玻纤复合针刺玻毡力学性能研究 | 第18-35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8-1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1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2.2.4 测试方法 | 第19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34页 |
2.3.1 Al(OH)_3/ZB阻燃剂对PVA水溶液流变性能影响 | 第19-27页 |
2.3.2 阻燃PVA水溶液对PP/玻纤复合针刺毡力学性能影响 | 第27-30页 |
2.3.3 阻燃PVA水溶液对改性PP/玻纤复合针刺毡的渗透性影响 | 第30-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氢氧化铝/硼酸锌复配对PP/玻纤复合针刺毡的阻燃及稳定性研究 | 第35-4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2.4 测试方法 | 第36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3.3.1 Al(OH)_3/ZB复合阻燃剂对PP/玻纤复合针刺毡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PP/玻纤复合针刺毡残碳形貌分析 | 第37-38页 |
3.3.3 PP/玻纤复合针刺毡老化处理后的阻燃稳定性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氢氧化铝/聚磷酸铵复合对PVA水溶液流变性能和PP/玻纤复合针刺玻毡力学性能研究 | 第41-52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41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4.2.4 测试方法 | 第42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51页 |
4.3.1 氢氧化铝/聚磷酸铵对PVA水溶液黏度影响 | 第42-44页 |
4.3.2 阻燃PVA水溶液对PP/玻纤复合针刺毡力学性能影响 | 第44-47页 |
4.3.3 阻燃PVA水溶液对改性PP/玻纤复合针刺毡的渗透性影响 | 第47-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氢氧化铝/聚磷酸铵复配对PP/玻纤复合针刺毡的阻燃及稳定性研究 | 第52-58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5.2.1 实验原料 | 第52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5.2.4 测试方法 | 第53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5.3.1 Al(OH)_3/APP复合阻燃剂对PP/玻纤复合针刺毡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2 PP/玻纤复合针刺毡残碳形貌分析 | 第54-55页 |
5.3.3 PP/玻纤复合针刺毡老化处理后的阻燃稳定性分析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