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曹植〈洛神赋〉接受史研究—以诗文为讨论中心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洛神赋》传播情况简述第10-12页
    第二节 《洛神赋》研究现状概述第12-17页
第一章 《洛神赋》阐释史研究——以李善注及其评说为中心第17-32页
    第一节 爱情视域下的《洛神赋》第17-23页
        一、李善注“感甄说”的提出第17-20页
        二、后世对李善注的认同第20-23页
    第二节 讽喻视域下的《洛神赋》第23-32页
        一、反对“感甄说”的种种意见第23-25页
        二、探讨李善注真实与否的内涵——曹植形象重构和《洛神赋》的归属问题第25-32页
第二章 《洛神赋》在诗文领域的影响史研究——以洛神意象的演变为研究中心第32-64页
    第一节 洛神故事的发展演变第32-44页
        一、《洛神赋》在辞赋领域的影响第32-39页
        二、洛神形象在诗词中的演变第39-44页
    第二节 作为观赏对象的洛神意象第44-53页
        一、洛神与美人花卉之关系第44-50页
        二、洛神形象呈现出的多样性特点第50-53页
    第三节 作为爱情悲剧主角的洛神意象第53-64页
        一、哀怨:洛神意象的主流情感寄托第54-61页
        二、止欲:洛神意象的衍生情感第61-64页
第三章 《洛神赋》成句接受史举隅——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为中心第64-80页
    第一节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解第64-69页
        一、“凌波微步”释义第64-67页
        二、“罗袜生尘”释义第67-69页
    第二节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影响史简述第69-80页
        一、“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被高频率化用的原因第69-70页
        二、“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在后世诗词中的具体化用情况第70-77页
        三、由“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衍生出的两个意象第77-80页
结语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后记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学视域下的吕思勉研究
下一篇:“掉队”与渴望“归队”--1949年后沈从文创作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