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30页
    1.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第10-21页
        1.1.1 拉曼散射简介第10-12页
        1.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简介第12-13页
        1.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原理第13-14页
        1.1.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特点第14-15页
        1.1.5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制备方法第15-18页
        1.1.6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应用第18-21页
    1.2 光子晶体第21-28页
        1.2.1 光子晶体简介第21-22页
        1.2.2 光子晶体的基本性质第22-24页
        1.2.3 光子晶体的自组装制备方法第24-26页
        1.2.4 光子晶体的应用第26-28页
    1.3 光子晶体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结合应用第28-29页
        1.3.1 光子晶体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影响第28页
        1.3.2 光子晶体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的应用第28-29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2章 铜片-纳米金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制备及检测应用第30-40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2.2.1 试剂与药品第30-31页
        2.2.2 实验仪器第31页
        2.2.3 实验方法第31-32页
            2.2.3.1 铜片的预处理第31页
            2.2.3.2 CuF-AuNPs基底的制备第31页
            2.2.3.3 CuF-AuNPs基底的表征第31-32页
            2.2.3.4 罗丹明B(RHb)的CuF-AuNPs基底检测第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2.3.1 CuF-AuNPs基底的制备和增强机理第32-33页
        2.3.2 硝酸溶液浓度对铜片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3-35页
        2.3.3 还原时间对CuF-AuNPs基底检测效果的影响第35-38页
        2.3.4 CuF-AuNPs基底对不同浓度罗丹明B的检测效果第38-39页
    2.4 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基于光子晶体带边效应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研究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3.2.1 试剂与药品第40-41页
        3.2.2 实验仪器第41页
        3.2.3 实验方法第41-43页
            3.2.3.1 单分散SiO_2微球的制备及氨基修饰第41-42页
            3.2.3.2 金纳米颗粒(AuNPs)的制备第42页
            3.2.3.3 PC-AuNPs基底的制备第42页
            3.2.3.4 PC-AuNPs基底的表征第42页
            3.2.3.5 罗丹明B(RHb)的PC-AuNPs检测第42-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3.3.1 PC-AuNPs基底的制备和增强原理第43-44页
        3.3.2 光子带隙对PC-AuNPs基底检测效果的影响第44-46页
        3.3.3 AuNPs负载量对PC-AuNPs基底检测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3.3.4 PC-AuNPs基底对不同浓度罗丹明B的检测效果第48-49页
        3.3.5 PC-AuNPs基底的重现性第49-50页
    3.4 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4.1 结论第52-53页
    4.2 主要创新点第53页
    4.3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去硅保护基反应到硅化糖的亚苄基化的反应研究
下一篇:纳米孪晶多晶结构中孪晶和晶粒交互演化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