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杉木论文

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细根结构特征与生产力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细根的定义第10-11页
    1.2 细根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第11-15页
        1.2.1 陆地生产过程NPP在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分配第11-12页
        1.2.2 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因子第12-13页
        1.2.3 细根生物量的分布规律第13页
        1.2.4 细根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第13-14页
        1.2.5 经营措施对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分布的影响第14-15页
        1.2.6 细根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5页
    1.3 细根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的方法第15-17页
        1.3.1 收获法第15页
        1.3.2 土钻法及连续土钻法第15-16页
        1.3.3 生长芯法第16页
        1.3.4 微根管技术第16-17页
    1.4 细根形态研究第17-19页
        1.4.1 细根分枝系统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17-18页
        1.4.2 细根形态研究的方法第18-19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1-24页
    2.1 研究地概况第21页
    2.2 样品采集和细根参数测定第21-23页
        2.2.1 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测定第21-22页
        2.2.2 根序分级和生物量、形态特征的测定第22-23页
    2.3 数据分析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39页
    3.1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杉木细根生物量比较第24页
    3.2 不同林龄杉木林细根总生物量比较第24-26页
    3.3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变化特征第26-27页
    3.4 不同林龄杉木林细根生物量垂直异质性的比较第27-29页
    3.5 不同坡位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第29-30页
    3.6 细根生产力及其周转速率第30-31页
        3.6.1 最大最小值法第30-31页
        3.6.2 决策矩阵法第31页
    3.7 细根形态指标第31-34页
        3.7.1 不同林龄杉木活根各形态指标的比较第31-32页
        3.7.2 不同林龄不同季节杉木活根各形态指标的比较第32-33页
        3.7.3 不同深度杉木活根组织密度指标的比较第33-34页
    3.8 细根根序分级第34-37页
        3.8.1 分级生物量的比较第34-35页
        3.8.2 杉木细根不同根序形态的比较第35-37页
    3.9 不同根序所处直径范围与杉木活根所处直径范围的比较第37-39页
4 讨论第39-44页
    4.1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第39-40页
    4.2 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第40页
    4.3 细根垂直分布变化第40-41页
    4.4 细根坡位分布第41-42页
    4.5 细根的生产力和周转速率第42页
    4.6 林龄和土层对细根形态的影响第42-43页
    4.7 根序对细根形态的影响第43-44页
5 主要结论第44-46页
6 创新点及不足第46-47页
    6.1 创新点第46页
    6.2 不足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6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株洲市森林碳汇效益分析
下一篇:刻叶紫堇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