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H公司的实践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9页
        1.2.1 农村合作金融及业务研究第12-15页
        1.2.2 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第15-18页
        1.2.3 简要评述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1-22页
        1.4.1 研究的创新第21页
        1.4.2 研究的不足第21-22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2-27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5页
        2.1.1 合作金融第22页
        2.1.2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业务第22-24页
        2.1.3 风险第24页
        2.1.4 金融风险第24-25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5-27页
        2.2.1 社会资本理论第25页
        2.2.2 局部知识论第25页
        2.2.3 合作金融在地化理论第25-27页
3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理论分析第27-35页
    3.1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业务风险的认识第27-28页
    3.2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业务风险的流程管理第28-30页
        3.2.1 借鉴商业银行流程管理第28-29页
        3.2.2 层级循环管理第29-30页
    3.3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业务风险的类别管理第30-34页
        3.3.1 风险分类第30-31页
        3.3.2 风险分析第31-32页
        3.3.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2-33页
        3.3.4 风险防范与控制第33-34页
    3.4 小结第34-35页
4 H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现状第35-42页
    4.1 H公司基本情况第35-36页
    4.2 H公司业务运营模式及特征第36-38页
        4.2.1 合作金融为蓝本第36-37页
        4.2.2 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第37页
        4.2.3 小额、多次、互助为主要贷款形式第37-38页
    4.3 H公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第38-41页
        4.3.1 外部风险监管第38-39页
        4.3.2 内部风险管理第39-41页
    4.4 小结第41-42页
5 H公司业务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2-62页
    5.1 H公司业务风险评价第42-58页
        5.1.1 指标检验第42-43页
        5.1.2 评价方法第43页
        5.1.3 数据来源第43-44页
        5.1.4 风险特征的描述性分析第44-45页
        5.1.5 指标权重计算第45-51页
        5.1.6 综合风险评价第51-55页
        5.1.7 评价结果分析第55-58页
    5.2 H公司业务风险管理问题与成因分析第58-61页
        5.2.1 外部风险突出第58-60页
        5.2.2 内部风险显现第60-61页
    5.3 小结第61-62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2-68页
    6.1 研究结论第62-63页
    6.2 对策建议第63-68页
        6.2.1 外部环境优化思路第63-65页
        6.2.2 内部风险防范措施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发表第73-74页
附件第74-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银行天津区域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芦山县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