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8页 |
2.1 危险品的分类及特性 | 第16-19页 |
2.1.1 危险品分类 | 第16-17页 |
2.1.2 危险品的特性 | 第17-19页 |
2.2 危险品道路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5页 |
2.2.1 危险品及其包装 | 第19-20页 |
2.2.2 车辆和设备设施 | 第20-21页 |
2.2.3 从业人员 | 第21-23页 |
2.2.4 运输环境 | 第23-24页 |
2.2.5 安全管理 | 第24-25页 |
2.3 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2.3.1 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2.3.2 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的监管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第3章 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7页 |
3.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28-29页 |
3.2 指标的选取 | 第29-32页 |
3.3 各指标的含义 | 第32-37页 |
第4章 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水平模型的建立 | 第37-46页 |
4.1 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理论 | 第37-40页 |
4.1.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模型 | 第37-39页 |
4.1.2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缺陷 | 第39-40页 |
4.2 TOPSIS分析方法相关理论 | 第40-42页 |
4.2.1 TOPSIS分析方法模型 | 第40-41页 |
4.2.2 TOPSIS分析方法的缺陷 | 第41-42页 |
4.3 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水平模型的建立 | 第42-46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46-55页 |
5.1 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 第46-48页 |
5.2 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水平研究 | 第48-53页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8-50页 |
5.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TOPSIS安全水平研究模型 | 第50-53页 |
5.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实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