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32页 |
2.1 微博的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1.1 微博的概念 | 第23页 |
2.1.2 微博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 第23-25页 |
2.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 第25-28页 |
2.2.1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 第25-26页 |
2.2.2 高校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存在的局限 | 第26-27页 |
2.2.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趋势 | 第27-28页 |
2.3 高校图书馆微博服务 | 第28-32页 |
2.3.1 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内容 | 第28-29页 |
2.3.2 微博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优势 | 第29-32页 |
第3章 微博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32-48页 |
3.1 调查概况 | 第32页 |
3.2 现状调查 | 第32-44页 |
3.2.1 外部形态特征 | 第32-36页 |
3.2.2 影响力指标(以新浪微博为例) | 第36-40页 |
3.2.3 博文内容指标(以新浪微博为例) | 第40-42页 |
3.2.4 博文具体内容(以新浪微博为例) | 第42-44页 |
3.3 调查结论 | 第44-48页 |
3.3.1 进展情况 | 第44页 |
3.3.2 存在的问题 | 第44-48页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微博的用户期望分析 | 第48-65页 |
4.1 指标确定 | 第48-49页 |
4.2 调查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49页 |
4.3 问卷的设计 | 第49页 |
4.4 调查对象和问卷发放 | 第49-50页 |
4.5 数据分析 | 第50-63页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57页 |
4.5.2 信度检验 | 第57-58页 |
4.5.3 效度检验 | 第58-59页 |
4.5.4 因子分析 | 第59-63页 |
4.6 调查结论 | 第63-65页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开展微博服务的措施 | 第65-73页 |
5.1 外观特征要尽善尽美 | 第65-67页 |
5.1.1 选择合适的微博平台 | 第65-66页 |
5.1.2 进行账号认证确保安全性 | 第66页 |
5.1.3 外部特征细节要完善 | 第66-67页 |
5.2 增强微博内容的吸引力 | 第67-68页 |
5.2.1 针对用户的内容需求 | 第67页 |
5.2.2 提高博文的质量 | 第67-68页 |
5.3 注重与读者的交流 | 第68-70页 |
5.3.1 针对读者需求提供服务 | 第68-69页 |
5.3.2 及时解答读者问题 | 第69页 |
5.3.3 开展多种互动活动 | 第69-70页 |
5.4 制定全面的管理机制 | 第70-71页 |
5.4.1 合理设置微博管理人员 | 第70页 |
5.4.2 规范内容格式 | 第70-71页 |
5.5 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 第71页 |
5.6 加强与同行间的交流 | 第71-73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3-76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3-7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74-75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