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5页 |
1 有色米资源 | 第10-12页 |
1.1 有色米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 第10页 |
1.2 有色米的种质资源 | 第10-12页 |
2 有色米中的微量元素 | 第12-13页 |
3 有色米的营养保健功效 | 第13-15页 |
4 有色米色素的成分及合成调控 | 第15-22页 |
4.1 有色米色素的成分 | 第15页 |
4.2 花青素的发现及合成过程 | 第15-17页 |
4.3 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 | 第17-21页 |
4.4 花青素的作用 | 第21-22页 |
5 有色米种皮颜色基因的遗传及定位克隆 | 第22-28页 |
5.1 有色米种皮颜色基因的遗传分析 | 第22-26页 |
5.2 有色米种皮颜色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 第26-28页 |
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28-33页 |
6.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 第29页 |
6.2 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29-30页 |
6.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四大优点 | 第30-31页 |
6.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6.5 有色米的育种 | 第32-33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5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5-42页 |
1 研究材料和田间种植 | 第35-3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6-42页 |
2.1 水稻红色种皮性状遗传群体的构建 | 第36页 |
2.2 水稻红色种皮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6页 |
2.3 水稻DNA提取 | 第36页 |
2.4 SSR引物合成与分析 | 第36-37页 |
2.5 PCR扩增产物检测 | 第37页 |
2.6 应用BSA法快速寻找与红色种皮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 | 第37-38页 |
2.7 构建局部遗传连锁图与红色种皮基因定位 | 第38页 |
2.8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 第38-40页 |
2.9 水稻红色种皮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设计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2-52页 |
1 水稻红色种皮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42页 |
2 应用BSA法寻找与水稻红色种皮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 第42-43页 |
3 水稻红色种皮性状的基因定位 | 第43-45页 |
4 Rc-1基因的测序及分析 | 第45-46页 |
5 水稻红色种皮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设计 | 第46-52页 |
5.1 水稻红色种皮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的设计 | 第46页 |
5.2 水稻红色种皮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应用的准确性检验 | 第46-5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2-57页 |
1 水稻红色种皮性状的遗传特性 | 第52页 |
2 水稻红色种皮性状的基因定位 | 第52-53页 |
3 水稻红色种皮功能性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53-54页 |
4 展望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