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90后进城务工青年人际交往能力的行动研究--以J工业园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导论 | 第10-2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 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2. 90后进城务工青年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3. 小组工作介入人际交往的应用和研究 | 第16-18页 |
4. 研究评述及拓展趋势 | 第18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 文献回顾法 | 第19-20页 |
2. 个别访谈法 | 第20页 |
3. 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五) 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1. 90后进城务工青年 | 第20页 |
2. 人际交往与人际交往能力 | 第20-21页 |
3. 小组工作 | 第21-23页 |
二、小组工作介入的理论依据与适用性 | 第23-29页 |
(一) 小组工作介入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1. 库兹的人际交往需求理论 | 第23-24页 |
2. 帕森斯的系统理论 | 第24-25页 |
3.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 第25页 |
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第25页 |
(二) 小组工作介入的适用性 | 第25-29页 |
1. 可以满足90后进城务工青年人际交往的需求 | 第26页 |
2. 可以为90后进城务工青年提供良好的组内支持 | 第26-27页 |
3. 可以使90后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参与式体验 | 第27-28页 |
4. 可以为90后进城务工青年提供模仿学习的榜样 | 第28-29页 |
三、小组工作介入目标群体的过程案例 | 第29-47页 |
(一) 小组筹备阶段 | 第29-33页 |
1. 需求评估 | 第29-31页 |
2. 小组目标 | 第31-33页 |
3. 预计困难与解决方案 | 第33页 |
4. 小组类型与特征判断 | 第33页 |
(二) 小组实施阶段 | 第33-39页 |
1. 小组背景资料 | 第34页 |
2. 小组活动进程及分析 | 第34-39页 |
(三) 小组评估及总结阶段 | 第39-47页 |
1. 评估方法 | 第40-41页 |
2. 对小组活动的阶段性评估 | 第41-43页 |
3. 对小组活动的评价 | 第43-45页 |
4. 本次小组活动的总结 | 第45-47页 |
四、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目标群体的技巧借鉴 | 第47-51页 |
(一) 活动设计方面 | 第47-48页 |
1. 以小组成员需求为导向 | 第47页 |
2. 活动内容、形式与目标的协调性 | 第47-48页 |
(二) 活动开展方面 | 第48-51页 |
1. 尊重、发挥组员的主体性 | 第48页 |
2. 对组员的积极倾听与反应 | 第48-49页 |
3. 时刻表达鼓励和支持 | 第49页 |
4. 工作者进行有效的引导 | 第49-51页 |
五、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1 | 第57-58页 |
附录2 | 第58-59页 |
附录3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