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侗族鼓楼装饰符号的育人功能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8-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黔东南侗族鼓楼装饰符号的生成环境 | 第17-23页 |
一、鼓楼装饰符号生成的自然环境 | 第17页 |
二、鼓楼装饰符号生成的社会环境 | 第17-20页 |
三、鼓楼装饰符号生成的精神环境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侗族鼓楼装饰符号的类型及内容阐释 | 第23-38页 |
一、鼓楼装饰符号的类型 | 第23-24页 |
二、侗族鼓楼装饰符号的内容 | 第24-38页 |
第三章 侗族鼓楼装饰符号的特点 | 第38-41页 |
一、生活情境性 | 第38页 |
二、地方性和民族性 | 第38-39页 |
三、指向性 | 第39页 |
四、和谐性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侗族鼓楼装饰符号的育人内涵 | 第41-50页 |
一、侗族鼓楼装饰符号育人的方式 | 第41-43页 |
二、侗族鼓楼装饰符号育人的内容 | 第43-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第50-55页 |
一、侗族鼓楼装饰符号在情境中传承民族文化 | 第50-51页 |
二、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学校教育的启示 | 第51-52页 |
三、对侗族鼓楼装饰符号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