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桥梁养护、维修与整治论文

基于时变效应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分析及控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构造特点第11-13页
        1.1.1 概述第11页
        1.1.2 连续刚构桥的构造特点第11-13页
    1.2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概况第13-19页
        1.2.1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历程第13-14页
        1.2.2 连续刚构桥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4-18页
        1.2.3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9-21页
        1.3.1 本文研究背景第19-20页
        1.3.2 本文研究实际意义第20-21页
    1.4 本文主要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时变效应基本特性研究及背景工程介绍第22-40页
    2.1 时变效应概述第22页
    2.2 混凝土材料时变特性研究第22-26页
        2.2.1 混凝土的徐变第23-24页
        2.2.2 混凝土的收缩第24-25页
        2.2.3 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发展第25-26页
    2.3 桥梁结构时变特性研究第26-27页
        2.3.1 结构的预应力损失第26页
        2.3.2 结构的刚度损失第26-27页
        2.3.3 结构的基础不均匀沉降第27页
    2.4 作用的时变特性研究第27-31页
        2.4.1 汽车活载长期作用第28页
        2.4.2 温度作用第28-30页
        2.4.3 风荷载作用第30-31页
    2.5 时变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2.6 背景工程介绍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2-39页
        2.6.1 主桥工程概况第32-34页
        2.6.2 项目主要技术标准第34-35页
        2.6.3 关于设计技术变更第35页
        2.6.4 全桥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5-39页
    2.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时变效应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分析第40-68页
    3.1 徐变效应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分析第40-52页
        3.1.1 徐变效应计算理论及分析方法第40-45页
        3.1.2 徐变效应对连续刚构桥主梁的变形影响第45-47页
        3.1.3 不同徐变规律对长期变形的影响第47-49页
        3.1.4 混凝土徐变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第49-52页
    3.2 预应力损失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分析第52-62页
        3.2.1 预应力损失计算理论及分析方法第52-55页
        3.2.2 纵向预应力损失对连续刚构桥主梁的变形影响第55-57页
        3.2.3 摩阻系数取值对连续刚构桥变形的影响分析第57-62页
    3.3 其他时变效应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分析第62-66页
        3.3.1 梁体刚度损失对连续刚构桥主梁的变形影响第62-64页
        3.3.2 桥墩基础沉降对连续刚构桥主梁的变形影响第64-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4章 连续刚构桥合龙顺序研究及成桥状态对比分析第68-81页
    4.1 结构合理合龙顺序研究第68-74页
        4.1.1 四跨连续刚构桥合龙顺序分析第68-69页
        4.1.2 主梁线形对比分析第69-70页
        4.1.3 主梁应力对比分析第70-71页
        4.1.4 墩顶水平位移对比分析第71-72页
        4.1.5 墩底应力对比分析第72-74页
    4.2 综合考虑时变效应的成桥及运营状态对比分析第74-80页
        4.2.1 蓬安嘉陵江二桥施工进度情况及计划第74-75页
        4.2.2 主梁线形第75-77页
        4.2.3 主梁应力第77-78页
        4.2.4 墩顶水平位移第78-79页
        4.2.5 墩底应力第79-80页
    4.3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控制对策初探第81-88页
    5.1 理论设计对策第81-83页
        5.1.1 准确地考虑时变效应第81-82页
        5.1.2 结构的合理设计第82-83页
        5.1.3 预应力体系的优化配置第83页
    5.2 现场施工对策第83-86页
        5.2.1 确保混凝土质量第83页
        5.2.2 预应力体系质量控制第83-84页
        5.2.3 相关合龙技术第84-85页
        5.2.4 施工监控第85-86页
    5.3 运营养护对策第86-87页
        5.3.1 管理养护体系的建立第86页
        5.3.2 对超载的严格管理第86页
        5.3.3 及时修缮维护第86-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结论第88-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认知行为的高速公路减速标线研究
下一篇:小断面泥水越江盾构始发与接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