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印度古典文论研究综述 | 第6-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第一章 印度教和印度古典文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印度教的起源和发展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印度古典文论述略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印度古典文论的发生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原始的宗教活动和印度古典文论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婆罗门种姓和印度古典文论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神创论和印度古典文论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宗教哲学与印度古典文论 | 第25-32页 |
第一节 “欢喜”——从宗教哲学概念到审美原则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味”——从宗教哲学概念到文论范畴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梵我合一”——从修行的最高境界到文学的最高境界 | 第29-32页 |
第四章 话语方式与传播途径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印度教与印度古典文论的审美思维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印度教与印度古典文论的阐释方式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印度教与印度古典文论的传播途径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