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ATP 结合盒转运体概述 | 第13-15页 |
1.1.1 ATP 结合盒转运体的结构和分类 | 第13-15页 |
1.1.2 ABC 转运体的功能及运输机制 | 第15页 |
1.2 乳腺癌耐药蛋白概述 | 第15-19页 |
1.2.1 乳腺癌耐药蛋白结构与功能 | 第15-17页 |
1.2.2 BCRP 的底物和抑制剂 | 第17-19页 |
1.3 稳定细胞表达模型在药物转运体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pcDNA3.1(+)-BCRP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2-31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2-23页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3 实验相关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2.2.1 BCRP 基因的克隆 | 第23-25页 |
2.2.2 PCR 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25-26页 |
2.2.3 纯化 PCR 产物连接 pMD-19 T Simple | 第26页 |
2.2.4 质粒测序及序列比对 | 第26-27页 |
2.2.5 测序正确的片段克隆入真核载体 pcDNA3.1(+) | 第27-28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2.3.1 人 BCRP CDS 的克隆 | 第28-29页 |
2.3.2 人 BCRP CDS 扩增序列分析结果 | 第29页 |
2.3.3 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BCRP 的构建 | 第29-30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转染 COS-7 细胞及抗性细胞克隆的筛选 | 第31-39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1-32页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3.1.3 实验相关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第31-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3.2.1 细胞转染质粒的制备 | 第32页 |
3.2.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 第32-33页 |
3.2.3 G418 对 COS-7 细胞毒性试验 | 第33-34页 |
3.2.4 质粒转染 COS-7 细胞 | 第34页 |
3.2.5 抗性细胞克隆的获得 | 第34-35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5-37页 |
3.3.1 线性化质粒的浓度和纯度测定 | 第35页 |
3.3.2 G418 对 COS-7 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 第35-36页 |
3.3.3 抗性单克隆细胞的获得 | 第36-37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稳定表达人 BCRP 蛋白 COS-7 细胞系的鉴定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 第39-50页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9-40页 |
4.1.1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9页 |
4.1.2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4.1.3 实验相关试剂配制 | 第39-4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0-45页 |
4.2.1 抗性细胞克隆基因组 PCR 鉴定 | 第40-41页 |
4.2.2 SDS-PAGE 电泳鉴定 | 第41-43页 |
4.2.3 Bardford 法测蛋白浓度 | 第43页 |
4.2.4 COS-7/BCRP 细胞转运米托蒽醌活性实验 | 第43页 |
4.2.5 LC-MS/MS 测定 BCRP 对米托蒽醌的转运能力 | 第43-45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4.3.1 抗性细胞克隆基因组 PCR 检测 | 第45-46页 |
4.3.2 SDS-PAGE 结果 | 第46页 |
4.3.3 细胞中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46-47页 |
4.3.4 细胞内米托蒽醌含量检测 | 第47-48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人 BCRP 基因测序结果(部分)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