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L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 绪论第11-18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6页
        1.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6页
    (四)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五)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第17-18页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第18-22页
    (一) 市场失灵理论第18-19页
    (二) 公共物品及其供给理论第19-20页
    (三)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21页
    (四) 医疗保障理论第21-22页
三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2-27页
    (一)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程第22页
    (二)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现状第22-25页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第25-27页
四 L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第27-32页
    (一) L 县的具体情况第27页
        1. 社会经济情况第27页
        2. 医疗卫生资源情况第27页
    (二) L 县农民参合、资金筹集及补偿情况第27-28页
    (三) L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调查及分析第28-32页
        1. 对新农合认知度不高第29页
        2. 半数参加新农合者感觉效果“一般”第29-30页
        3. L 县的新农合定点医院难讨农民欢心第30-31页
        4. 更多的农民体现出希望免费体检的诉求第31-32页
五 L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2-37页
    (一) 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第32-33页
        1. 自愿参保原则导致的逆向选择第32页
        2. 补偿模式设计方面第32页
        3. 其他制度设计方面第32-33页
    (二) 相对稳定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尚未建立,筹资水平低第33页
        1. 筹资水平不能够很好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第33页
        2. 统筹层次低,筹资成本高第33页
        3. 筹资渠道相对单一第33页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水平较低第33-35页
        1. 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高第33-34页
        2. 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较差第34页
        3. 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控制不力第34-35页
    (四) 新农合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缺失第35-37页
六 完善 L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第37-41页
    (一) 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制建设,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体制第37-38页
    (二) 建立持久稳定的筹融资机制,多元化筹资渠道第38-39页
    (三)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竞争机制第39页
    (四) 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资源配置第39-40页
    (五) 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动员工作第40-41页
七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47页
个人简历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效率及保健工作质量评价
下一篇: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