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基于氮化钛纳米球的等离子体模式与光热耦合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第9-11页
        1.2.1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概念及特点第9-10页
        1.2.2 常见的LSP的材料种类第10-11页
    1.3 双纳米颗粒系统中的表面等离激元第11-14页
        1.3.1 纳米二聚体中的等离激元耦合现象第11-12页
        1.3.2 纳米二聚体中的光热效应及热耦合第12-14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4-16页
第二章 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与光热耦合现象第16-21页
    2.1 纳米颗粒光学性质的理论计算方法第16-18页
        2.1.1 球形粒子的LSPR准静态近似和Mie散射理论第16-17页
        2.1.2 纳米球二聚体的LSPR理论分析及尺度方程第17-18页
    2.2 纳米颗粒光热性质的基本理论第18-20页
        2.2.1 纳米颗粒的光热理论研究第18-20页
        2.2.2 纳米球二聚体的光热理论研究第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TiN-TiN纳米球二聚体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及光热耦合性质的研究第21-36页
    3.1 研究模型及计算参数的设定第21-22页
    3.2 不同偏振方向和距离对TiN-TiN二聚体共振波长的影响第22-26页
        3.2.1 平行偏振对TiN-TiN二聚体共振波长的影响第22-24页
        3.2.2 垂直偏振对TiN-TiN二聚体共振波长的影响第24-25页
        3.2.3 不同偏振方向和距离对TiN-TiN二聚体耦合吸收的影响第25-26页
    3.3 平行偏振下TiN-TiN二聚体与Au-Au二聚体的电磁耦合第26-29页
        3.3.1 TiN-TiN二聚体与Au-Au纳米二聚体的电磁耦合第26-29页
        3.3.2 纳米二聚体等离子体模式对其耦合吸收的影响第29页
    3.4 不同颗粒间距下二聚体的电荷分布及能带变化研究第29-32页
        3.4.1 TiN-TiN二聚体与Au-Au二聚体的电荷分布第29-31页
        3.4.2 TiN-TiN二聚体能带变化的研究第31-32页
    3.5 纳米二聚体等离子体模式对其光热耦合的影响第32-34页
    3.6 本章总结第34-36页
第四章 TiN-Au杂化纳米二聚体的耦合吸收与热耦合第36-51页
    4.1 TiN-Au纳米二聚体的耦合吸收第36-38页
    4.2 等离激元耦合对TiN-Au二聚体共振模式及光热耦合的影响第38-43页
        4.2.1 等离激元耦合对二聚体共振模式的影响第38-41页
        4.2.2 TiN-Au二聚体的吸收功率及温度分布第41-43页
    4.3 非对称TiN-Au纳米球二聚体的耦合吸收与光热耦合研究第43-49页
        4.3.1 非对称TiN-Au二聚体的耦合吸收第43-46页
        4.3.2 非对称TiN-Au二聚体的光热耦合研究第46-49页
    4.4 本章总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结论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单晶材料中磁电输运性质研究
下一篇:离子束诱导云母表面纳米结构形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