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基于位置指纹的多层聚类室内定位算法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指纹定位相关技术分析第11-13页
        1.2.2. 典型聚类算法发展现状第13页
        1.2.3. 基于机器学习的聚类算法发展现状第13-14页
    1.3. 经典聚类算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第14页
        1.3.1. 传统聚类方案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2. 本文解决方案第14页
    1.4. 本文章节内容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指纹定位技术原理及分析第16-28页
    2.1. 指纹定位的原理和流程第16-17页
    2.2. WLAN信号室内传播特性分析第17-21页
    2.3. 典型匹配方式的聚类算法第21-25页
        2.3.1. k-means聚类算法第21-23页
        2.3.2. 网格单元法第23页
        2.3.3. 高斯混合模型第23-24页
        2.3.4. DBSCAN算法第24-25页
    2.4. 典型分类回归算法第25-26页
        2.4.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第25-26页
        2.4.2. SVM应用场景第26页
    2.5. 聚类算法对比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DBSCAN-SVM的多层聚类算法第28-47页
    3.1. 基于DBSCAN的指纹库预稀疏化处理第28-31页
        3.1.1. 邻域半径Eps参数自动估计第30-31页
    3.2. 分类回归算法建模过程第31-37页
        3.2.1. SVM核函数及模型的选择第31-32页
        3.2.2. 利用支持向量机解决定位算法聚类问题第32-35页
        3.2.3. 基于空间关联性的两类分类器数据训练第35-36页
        3.2.4. 基于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的SVM最优参数求解第36-37页
    3.3. DBSCAN-SVM多层聚类算法第37-40页
        3.3.1. DBSCAN-SVM簇类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3.3.2. DBSCAN-SVM模型回归第39-40页
    3.4. 聚类算法性能对比第40-41页
    3.5. 实验验证第41-46页
        3.5.1. 实验部署第41-43页
        3.5.2. 定位精度对比第43-45页
        3.5.3. 计算复杂度对比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多层聚类算法动态定位模型的误差补偿第47-60页
    4.1. 动态定位模型补偿算法第47-52页
        4.1.1. 朴素贝叶斯估计法第47-48页
        4.1.2. 标准离散卡尔曼滤波第48-50页
        4.1.3. 扩展卡尔曼滤波第50-52页
    4.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定位连续性优化第52-53页
        4.2.1. Wifi与惯导的组合状态方程的建立第52页
        4.2.2. Wifi与惯导组合系统观测方程的建立第52-53页
    4.3. 商场实地测试第53-58页
    4.4. 结果分析和定位效果提升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定位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第60-69页
    5.1. 定位系统体系架构第60-62页
        5.1.1. 定位系统的结构组成第60页
        5.1.2. 定位服务端系统架构第60-61页
        5.1.3. Web服务端程序框架设计与实现第61-62页
    5.2. 实验布局第62-64页
        5.2.1. 在Android平台获取周围AP的RSSI第63-64页
    5.3. 定位系统的实验验证第64-68页
        5.3.1. 单点定位场景第64-65页
        5.3.2. 动态定位场景第65-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级调制格式信号再生实验研究
下一篇:超高频区域可控RFID近场天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