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0页 |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综述 | 第10-12页 |
·平衡计分卡应用与研究简述 | 第12-13页 |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绩效考核中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 第14-16页 |
2 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 | 第16-26页 |
·绩效考核概述 | 第16-18页 |
·绩效的内涵 | 第16-17页 |
·绩效考核的功能 | 第17-18页 |
·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绩效考核的直接理论 | 第19-20页 |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第20-22页 |
·考核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20-21页 |
·考核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绩效考核新发展 | 第22-24页 |
·绩效管理的概念 | 第22-23页 |
·绩效管理的系统构件 | 第23-24页 |
·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的形式与特点 | 第24-26页 |
3 平衡计分卡概述 | 第26-33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 | 第26-27页 |
·平衡计分卡的构成 | 第27-28页 |
·财务方面 | 第27-28页 |
·客户方面 | 第28页 |
·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 | 第28页 |
·企业的学习和成长方面 | 第28页 |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第28-29页 |
·平衡计分卡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29-33页 |
4.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 第33-49页 |
·当前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中应用的优势 | 第36-39页 |
·新建评价体系需要关注的要素 | 第36-37页 |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中的优势 | 第37-39页 |
·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概述 | 第39-40页 |
·考核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39页 |
·考核指标体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0页 |
·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分析 | 第40-48页 |
·财务指标 | 第41页 |
·客户指标 | 第41-42页 |
·内部业务流程指标 | 第42-44页 |
·创新与学习成长层面 | 第44-45页 |
·四个指标的矩阵分解表 | 第45-48页 |
·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指标的因果关系 | 第48-49页 |
5. 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的实施和评价 | 第49-54页 |
·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 | 第49页 |
·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实施的新思路 | 第49-51页 |
·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第50-51页 |
·内部利益相关者考评的实施过程 | 第51页 |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和高校的应用对比研究 | 第51-52页 |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中应用的差异 | 第52-54页 |
6. 高校平衡计分卡考核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 第54-59页 |
·高校平衡计分卡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 第54-55页 |
·平衡计分卡成功实施的条件 | 第55-56页 |
·高校管理层对平衡计分卡的重视和支持是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 | 第55页 |
·高校管理人员对于平衡计分卡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学习是发挥平衡计分卡自身优越性的智力支持 | 第55页 |
·建立科学的平衡计分卡指标评价体系是平衡计分卡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据 | 第55-56页 |
·在实施过程中促进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其成功实施的有力保障 | 第56页 |
·平衡计分卡成功实施的基础 | 第56-59页 |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管理理论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 第57页 |
·严格、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实践是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关键 | 第57页 |
·先进、科学的信息系统和操作人员的较高业务操作水平是平衡计分卡有效实施的技术保障和客观要求 | 第57-59页 |
7. 结论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