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目标及对象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4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文献综述法 | 第14页 |
(二)数理统计法 | 第14-15页 |
(三)访谈法 | 第15页 |
(四)案例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6-18页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一)STS教育 | 第16页 |
(二)STSE教育 | 第16页 |
(三)STSE试题 | 第16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一)建构主义 | 第16-17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17页 |
(三)STSE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生物高考中STSE试题分析 | 第18-45页 |
一、2015-2017 年高考中STSE试题比例 | 第18-23页 |
(一)试题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二)试题数据统计 | 第19-20页 |
(三)结果及分析 | 第20-23页 |
二、2015-2017 年高考中STSE试题情景分类 | 第23-37页 |
(一)2015 年高考STSE试题情景分类 | 第24-26页 |
(二)2016 年高考STSE试题情景分类 | 第26-28页 |
(三)2017 年高考STSE试题情景分类 | 第28-29页 |
(四)近三年来高考生物 STSE 试题情景分析总结 | 第29-37页 |
三、2015-2017 年高考中STSE试题的课标内容及考纲要求的分类 | 第37-42页 |
(一)《考试大纲》对生物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 第37-38页 |
(二)2015 年STSE试题在课标内容及在考纲中的要求分类 | 第38-40页 |
(三)2016 年STSE试题在课标内容及在考纲中的要求分类 | 第40-41页 |
(四)2017 年STSE试题在课标内容及在考纲中的要求分类 | 第41-42页 |
(五) 小结 | 第42页 |
四、高考STSE试题对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 第42-45页 |
(一)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 第42-43页 |
(二)注重将生物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 | 第43页 |
(三)注重将生物科学史及地方传统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 第43页 |
(四)关注人类疾病,将健康疾病问题与教学中相关内容结合 | 第43页 |
(五)注重环境教育,教学中关注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 第43-45页 |
第四章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现状调查 | 第45-54页 |
一、调查目标 | 第45页 |
二、调查内容 | 第45-46页 |
(一)访谈内容 | 第45页 |
(二)访谈提纲 | 第45-46页 |
三、对象与方法 | 第46-47页 |
(一)访谈对象 | 第46页 |
(二)访谈方法 | 第46-47页 |
四、访谈具体内容 | 第47-50页 |
(一)教师对STSE教育的理解 | 第47页 |
(二)教师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STSE教育的理解和运用 | 第47-48页 |
(三)教师对生物教科书中STSE素材的利用 | 第48-49页 |
(四)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STSE教育的渗透 | 第49-50页 |
(五)高考中STSE试题的考查情况 | 第50页 |
五、访谈结果分析及启示 | 第50-54页 |
(一)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二)启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 第54-67页 |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STSE教育 | 第54-63页 |
(一)教学设计 | 第54-61页 |
(二)教学实施 | 第61页 |
(三)课后反思和评价 | 第61-63页 |
二、课外活动中的STSE教育 | 第63-67页 |
(一)校本课程渗透STSE教育 | 第63-65页 |
(二)活动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8页 |
一、高考STSE试题研究 | 第67页 |
二、STSE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 第67-68页 |
第七章 问题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页 |
附录一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情况访谈提纲 | 第71-72页 |
个人情况简介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