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生境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第13-18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定位、方法与框架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定位 | 第19-20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4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23-2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3-26页 |
2.1.1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 第23页 |
2.1.2 西安地区自然气候特征 | 第23-25页 |
2.1.3 城市绿地生境 | 第25页 |
2.1.4 大学校园绿地的典型性 | 第25-2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6-29页 |
2.2.1 生境营造相关理论 | 第26页 |
2.2.2 生态绿地相关理论 | 第26-27页 |
2.2.3 场地设计及建筑空间组合相关理论 | 第27页 |
2.2.4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第27-29页 |
3 大学校园绿地空间特征及其形态演替 | 第29-37页 |
3.1 城市绿地空间类型划分及形态特征 | 第29-31页 |
3.1.1 城市绿地空间类型划分 | 第29-30页 |
3.1.2 西安城市大学校园街区分布及特征 | 第30-31页 |
3.2 国内外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替 | 第31-34页 |
3.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替 | 第31-32页 |
3.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替 | 第32-34页 |
3.3 现今大学校园绿地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大学校园绿地构成模式研究 | 第37-61页 |
4.1 大学校园绿地的概念 | 第37-38页 |
4.1.1 大学校园绿地的含义 | 第37页 |
4.1.2 大学校园绿地与城市绿地的联系 | 第37-38页 |
4.1.3 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 第38页 |
4.1.4 大学校园构成模式与绿地模式相互关系 | 第38页 |
4.2 大学校园各要素构成模式及其绿地空间格局特点 | 第38-49页 |
4.2.1 建筑及构筑物格局特点 | 第39-42页 |
4.2.2 广场格局特点 | 第42-45页 |
4.2.3 道路格局特点 | 第45-46页 |
4.2.4 水体格局特点 | 第46-47页 |
4.2.5 绿地格局特点 | 第47-48页 |
4.2.6 大学校园边界格局特点 | 第48-49页 |
4.3 西安地区校园绿地模式案例研究 | 第49-60页 |
4.3.1 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 | 第49-52页 |
4.3.2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 | 第52-55页 |
4.3.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 | 第55-57页 |
4.3.4 校园典型绿地模式分析总结与对比 | 第57-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基于绿地构成模式的校园生境类型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为例 | 第61-83页 |
5.1 选取对象 | 第61页 |
5.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绿地布局 | 第61-64页 |
5.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绿地布局现状 | 第61-63页 |
5.2.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绿地布局特点 | 第63页 |
5.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绿地布局问题 | 第63-64页 |
5.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校园生境研究 | 第64-74页 |
5.3.1 大学校园生境研究与校园空间构成模式的关系 | 第64页 |
5.3.2 生境因子的选取 | 第64-65页 |
5.3.3 光照因子及其测定 | 第65-69页 |
5.3.4 水因子相关数据测定 | 第69-70页 |
5.3.5 土壤因子相关数据测定 | 第70-73页 |
5.3.6 大学校园绿地生境类型划分方法探讨与结论 | 第73-74页 |
5.4 基于生境营造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典型绿地生境构成研究 | 第74-81页 |
5.4.1 开敞绿地为主导的生境构成 | 第75-77页 |
5.4.2 线性道路为主导的生境构成 | 第77-78页 |
5.4.3 水体为主导的生境构成 | 第78-79页 |
5.4.4 广场相关绿地生境构成 | 第79-80页 |
5.4.5 建筑及相关构筑物为主导的生境构成 | 第80-81页 |
5.4.6 校园边界绿地生境构成 | 第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7页 |
6.1 结论 | 第83-8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图纸索引 | 第93-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