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1-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1.1 年金 | 第14页 |
2.1.2 企业年金 | 第14页 |
2.1.3 企业年金替代率 | 第14-15页 |
2.1.4 企业年金缴费率 | 第15页 |
2.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 第17-27页 |
3.1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概况 | 第17-22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3.1.2 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3.1.3 发展困境 | 第21-22页 |
3.2 企业年金发展经验借鉴 | 第22-26页 |
3.2.1 美国401(K)计划 | 第22-24页 |
3.2.2 英国职业养老金计划 | 第24-25页 |
3.2.3 香港强积金制度 | 第25-26页 |
3.3 小结及借鉴 | 第26-27页 |
第4章 企业年金保障水平实证研究 | 第27-43页 |
4.1 替代率模型 | 第27-30页 |
4.1.1 基本假设 | 第27-28页 |
4.1.2 变量设置 | 第28-29页 |
4.1.3 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4.2 替代率实证分析 | 第30-38页 |
4.2.1 关键变量的假设估计 | 第30-32页 |
4.2.2 生存概率计算 | 第32-37页 |
4.2.3 替代率模型计算 | 第37-38页 |
4.3 替代率敏感性分析 | 第38-43页 |
4.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9-40页 |
4.3.2 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40-43页 |
第5章 企业年金缴费能力实证研究 | 第43-51页 |
5.1 预期缴费率精算 | 第43-44页 |
5.2 企业缴费能力分析 | 第44-49页 |
5.2.1 企业适度缴费率确定依据 | 第44页 |
5.2.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第44-48页 |
5.2.3 企业实际缴费率估计 | 第48-49页 |
5.3 职工缴费能力分析 | 第49-51页 |
5.3.1 个人适度缴费率确定依据 | 第49页 |
5.3.2 职工经济指标说明 | 第49-50页 |
5.3.3 职工实际缴费率估计 | 第50-51页 |
第6章 企业年金优化发展建议 | 第51-57页 |
6.1 合理延迟退休年龄 | 第51-52页 |
6.2 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 | 第52-53页 |
6.3 释放企业年金缴费空间 | 第53-54页 |
6.4 完善EET税收优惠 | 第54-55页 |
6.5 推行自动加入机制 | 第55-5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A中国人寿保险生命周期表(2010-2013)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