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

甘肃引黄灌区枸杞豆科牧草间作节水增产效应研究

摘要第3-5页
Summary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林草间作节水增产效应研究第11-14页
        1.2.1 间作模式土壤水分利用特征研究第12页
        1.2.2 间作模式土壤温度研究第12-13页
        1.2.3 间作模式土壤养分研究第13页
        1.2.4 间作模式作物产量表现研究第13-14页
    1.3 水分调控节水增产效应研究第14-18页
        1.3.1 水分调控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15页
        1.3.2 水分调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15-16页
        1.3.3 水分调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16-17页
        1.3.4 水分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17-18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8-24页
    2.1 研究目标第18页
    2.2 研究内容第18页
        2.2.1 枸杞豆科牧草间作土壤水热变化特征研究第18页
        2.2.2 枸杞豆科牧草间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第18页
        2.2.3 枸杞豆科牧草间作对枸杞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第18页
    2.3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4 试验设计第19-21页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1-23页
        2.5.1 土壤水分第21页
        2.5.2 土壤贮水量第21页
        2.5.3 耗水量第21-22页
        2.5.4 土壤温度第22页
        2.5.5 土壤养分第22页
        2.5.6 枸杞生长指标第22页
        2.5.7 枸杞产量及百粒重第22页
        2.5.8 水分利用效率第22-23页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3页
    2.7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三章 枸杞豆科牧草间作土壤水热变化特征研究第24-40页
    3.1 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4-27页
        3.1.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第24-25页
        3.1.2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第25-27页
    3.2 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第27-29页
    3.3 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耗水量的影响第29-30页
    3.4 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30-36页
        3.4.1 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日变化第30-33页
        3.4.2 不同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第33-35页
        3.4.3 不同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变化第35-36页
    3.5 讨论第36-38页
    3.6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枸杞豆科牧草间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第40-46页
    4.1 土壤有机质含量第40-41页
    4.2 土壤碱解氮含量第41-42页
    4.3 土壤速效磷含量第42页
    4.4 土壤速效钾含量第42-43页
    4.5 土壤PH第43-44页
    4.6 讨论第44-45页
    4.7 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枸杞豆科牧草间作对枸杞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第46-55页
    5.1 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枸杞生长特征的影响第46-48页
        5.1.1 新梢生长和粗度第46-47页
        5.1.2 叶面积第47-48页
    5.2 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枸杞产量的影响第48-50页
    5.3 土壤温度、土壤养分、枸杞生长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0页
    5.4 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枸杞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0-51页
    5.5 不同因子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5.6 枸杞豆科牧草间作的经济效益分析第52-53页
    5.7 讨论第53-54页
    5.8 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8页
    6.1 结论第55-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70页
导师简介第70-71页
资助项目名称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的生理响应及ELI基因的表达分析和克隆
下一篇:抗草甘膦和提高磷吸收的双价基因载体构建及对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