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氧化铁红颜料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9-26页 |
| 1.1 前言 | 第9-22页 |
| 1.1.1 粉体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 1.1.2 氧化铁红颜料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1.1.3 颜料粉体分散、稳定原理 | 第18-22页 |
|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1.3 选题依据 | 第23-24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案 | 第24-26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第2章 实验样品、试剂、设备及测试评价方法 | 第26-31页 |
| 2.1 实验样品 | 第26页 |
| 2.2 试剂 | 第26-27页 |
| 2.2.1 试剂的选择 | 第26-27页 |
| 2.2.2 改性剂 | 第27页 |
| 2.2.3 改性助剂 | 第27页 |
| 2.2.4 其它试剂 | 第27页 |
| 2.3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 2.4 测试方法 | 第28页 |
| 2.5 改性效果评价 | 第28-31页 |
| 2.5.1 液相中颜料分散稳定性评价 | 第29-30页 |
| 2.5.2 粉体在自然干态下的分散性评价 | 第30-31页 |
| 第3章 铁红粉体表面性 | 第31-55页 |
| 3.1 改性剂比较实验 | 第31-38页 |
| 3.1.1 实验1 | 第31-34页 |
| 3.1.2 实验2 | 第34-35页 |
| 3.1.3 实验3 | 第35-37页 |
| 3.1.4 小结 | 第37-38页 |
| 3.2 改性剂用量实验 | 第38-44页 |
| 3.2.1 实验1 | 第38-42页 |
| 3.2.2 实验2 | 第42-43页 |
| 3.2.3 小结 | 第43-44页 |
| 3.3 改性助剂比较实验 | 第44-48页 |
| 3.3.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 3.3.2 小结 | 第47-48页 |
| 3.4 改性助剂用量实验 | 第48-52页 |
| 3.4.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 3.4.2 小结 | 第52页 |
| 3.5 温度实验 | 第52-53页 |
| 3.6 本章结论 | 第53-55页 |
| 第4章 综合实验 | 第55-61页 |
| 4.1 综合样制备 | 第55页 |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 4.3 本章结论 | 第60-61页 |
| 第5章 改性作用机理分析 | 第61-75页 |
| 5.1 样品制备 | 第61页 |
| 5.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1-69页 |
| 5.2.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64页 |
| 5.2.2 差热及热重分析 | 第64-66页 |
| 5.2.3 表面电性分析 | 第66-69页 |
| 5.3 改性机理分析 | 第69-73页 |
| 5.3.1 作用机理 | 第69-70页 |
| 5.3.2 吸附模型 | 第70-72页 |
| 5.3.3 分散稳定性分析 | 第72-73页 |
| 5.4 本章结论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