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本课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2 焊接数值模拟的发展 | 第9-14页 |
1.2.1 点焊数值模拟的国内外进展 | 第9-10页 |
1.2.2 焊接组织预测的国内外进展 | 第10-12页 |
1.2.3 焊接微观组织模拟的国内外进展 | 第12-14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点焊温度场的模拟 | 第15-24页 |
2.1 电阻点焊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2.1.1 电阻点焊的特点 | 第15页 |
2.1.2 点焊接头的形成过程 | 第15-17页 |
2.2 点焊温度场的模拟 | 第17-21页 |
2.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7-18页 |
2.2.2 热源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2.2.3 帕尔帖效应热和相变潜热的计算 | 第19-20页 |
2.2.4 材料热、电物理性能参数 | 第20-21页 |
2.2.5 有限元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21页 |
2.3 点焊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点焊熔核组织的预测 | 第24-33页 |
3.1 固态相变原理 | 第24-29页 |
3.1.1 低碳钢焊接CCT 图 | 第24-26页 |
3.1.2 固态相变的特点 | 第26-29页 |
3.2 点焊熔核组织预测 | 第29-31页 |
3.2.1 组织预测方法 | 第30页 |
3.2.2 组织预测方法的应用 | 第30-31页 |
3.3 点焊熔核组织预测的实验验证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点焊熔核微观形貌研究 | 第33-53页 |
4.1 元胞自动机方法 | 第33-36页 |
4.1.1 元胞自动机的特点 | 第34页 |
4.1.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第34-36页 |
4.2 微观组织模拟的数学物理基础 | 第36-40页 |
4.2.1 形核模型 | 第36-37页 |
4.2.2 枝晶生长动力学模型 | 第37-38页 |
4.2.3 组织形貌的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4.3 点焊熔核微观组织形貌模拟方法 | 第40-46页 |
4.3.1 建立统一的宏观/微观模型 | 第40-41页 |
4.3.2 点焊熔核区晶体的形核 | 第41-43页 |
4.3.3 点焊熔核区晶体的生长 | 第43-45页 |
4.3.4 模拟结果后处理模块 | 第45-46页 |
4.4 点焊熔核微观组织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6-51页 |
4.4.1 柱状晶的点焊熔核微观组织模拟结果 | 第47-48页 |
4.4.2 “柱状+等轴”的点焊熔核微观组织模拟结果 | 第48-50页 |
4.4.3 模拟结果的验证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