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抗硫管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油井管的腐蚀 | 第13-15页 |
1.3.1 油井管的主要腐蚀类型 | 第14页 |
1.3.2 含硫化氢气体环境中的油井管腐蚀 | 第14-15页 |
1.3.3 油井管在硫化氢环境中的主要腐蚀类型 | 第15页 |
1.4 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标准 | 第15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硫化氢腐蚀及其影响因素 | 第18-27页 |
2.1 硫化氢环境中裂纹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1 在硫化氢环境中氢在钢管中存在形式 | 第19-20页 |
2.1.2 钢管在硫化氢环境中产生裂纹的驱动力 | 第20页 |
2.2 氢损伤的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2.3 应力腐蚀开裂的理论研究 | 第21页 |
2.4 硫化氢腐蚀的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2.4.1 应力状态 | 第21-22页 |
2.4.2 表面状态 | 第22-23页 |
2.4.3 介质环境 | 第23-24页 |
2.5 应力腐蚀的评价指标 | 第24-25页 |
2.5.1 应力腐蚀断裂的时间 | 第24页 |
2.5.2 应力腐蚀断裂的比例 | 第24页 |
2.5.3 其他应力腐蚀评价指标 | 第24-25页 |
2.6 应力腐蚀的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6.1 恒应变试验 | 第25页 |
2.6.2 恒载荷试验 | 第25页 |
2.6.3 恒应变速率试验 | 第25-26页 |
2.6.4 断裂力学试验 | 第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 第27-35页 |
3.1 试验方法与装置 | 第27-31页 |
3.1.1 试验加载方法 | 第27-28页 |
3.1.2 试验流程与试验装备 | 第28-31页 |
3.2 试验材料与试样制备 | 第31-34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3.2.2 试样制备 | 第31-34页 |
3.2.2.1 试样取材方式 | 第31-32页 |
3.2.2.2 试样几何形状及尺寸 | 第32-33页 |
3.2.2.3 试样制备 | 第33页 |
3.2.2.4 试样表面处理方式 | 第33-34页 |
3.3 试验环境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表面质量对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的影响 | 第35-53页 |
4.1 表面粗糙度对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的影响 | 第35-44页 |
4.1.1 磨削表面粗糙度的理论分析 | 第35-37页 |
4.1.2 不同加工工艺参数下试样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 第37-41页 |
4.1.3 不同表面粗糙度下试样的硫化氢应力腐蚀行为 | 第41-43页 |
4.1.4 表面粗糙度的优化 | 第43-44页 |
4.2 表面裂纹对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的影响 | 第44-52页 |
4.2.1 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44-46页 |
4.2.2 硫化氢应力腐蚀中裂纹长度和深度的计算 | 第46-49页 |
4.2.3 不同长度表面裂纹下试样的硫化氢应力腐蚀行为 | 第49-50页 |
4.2.4 不同深度表面裂纹下试样的硫化氢应力腐蚀行为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应力因素对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的影响 | 第53-72页 |
5.1 磨削残余应力的理论分析 | 第53-55页 |
5.2 基于Deform的单粒磨削过程的有限元仿真 | 第55-65页 |
5.2.1 磨粒和工件的网格划分 | 第55-56页 |
5.2.2 工件材料本构模型 | 第56-57页 |
5.2.3 磨粒工件摩擦与环境传热的边界条件 | 第57-58页 |
5.2.4 网格重划分与切屑成形 | 第58-59页 |
5.2.5 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仿真结果 | 第59-63页 |
5.2.6 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仿真结果 | 第63-65页 |
5.3 不同加工工艺参数下的残余应力分布 | 第65-68页 |
5.4 不同加工残余应力下试样的硫化氢应力腐蚀行为 | 第68-69页 |
5.5 试样表面残余应力的优化 | 第69-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优化的探讨 | 第72-78页 |
6.1 硫化氢应力腐蚀试样工艺的优化 | 第72-75页 |
6.1.1 试样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72-73页 |
6.1.2 试样热处理方式的优化 | 第73-75页 |
6.2 硫化氢应力腐蚀试样加载方式的优化 | 第75-7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79页 |
7.3 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