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地籍学论文--地籍管理论文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及拓扑构建算法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2 研究意义第17-20页
    1.3 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 组织安排第23-24页
第二章 三维地籍管理对象及其空间特征第24-43页
    2.1 三维地籍管理的对象第24-29页
        2.1.1 三维宗地第24-27页
        2.1.2 房产及基础设施第27-29页
    2.2 三维产权体定义第29-32页
    2.3 三维产权体的表达第32-36页
        2.3.1 二维宗地法第32-33页
        2.3.2 迭置宗地法第33-34页
        2.3.3 多面体法第34-36页
        2.3.4 PLC法第36页
    2.4 三维产权体的几何与拓扑特征分析第36-42页
        2.4.1 三维宗地的分类第36-39页
        2.4.2 三维地籍实体几何维度第39-40页
        2.4.3 三维产权体的几何性质第40-42页
    2.5 本章小节第42-43页
第三章 三维地籍空间实体及其拓扑关系的形式化描述与表达第43-77页
    3.1 基本定义第44-47页
    3.2 三维实体的形式化定义及描述第47-55页
        3.2.1 基于k-维伪流形的三维空间实体形式化定义第48-50页
        3.2.2 三维空间实体的拓扑性质第50-53页
        3.2.3 三维空间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第53页
        3.2.4 单纯形及单纯复形的形式化描述第53-55页
    3.3 三维实体间拓扑关系的形式化描述第55-66页
        3.3.1 拓扑关系描述模型第56-60页
        3.3.2 三维拓扑空间关系的最小集第60-62页
        3.3.3 K-单纯形间的拓扑关系第62-64页
        3.3.4 三维空间实体间的拓扑关系矩阵描述第64-66页
    3.4 三维地籍空间实体的形式化定义及描述第66-73页
        3.4.1 三维地籍空间实体的定义第66-68页
        3.4.2 三维地籍空间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第68-69页
        3.4.3 三维地籍空间实体与单纯形的对应关系第69-73页
    3.5 三维地籍空间实体间拓扑关系的形式化描述第73-76页
    3.6 本章小节第76-77页
第四章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第77-100页
    4.1 三维空间几何数据模型第79-87页
        4.1.1 面元模型第79-82页
        4.1.2 体元模型第82-86页
        4.1.3 混合模型第86-87页
    4.2 三维空间拓扑数据模型第87-90页
        4.2.1 三维形式化数据模型(3D FDS)第87-88页
        4.2.2 简化的空间模型(SSM)第88页
        4.2.3 三维城市模型(3DCM)第88-89页
        4.2.4 面向对象三维数据模型(OO3D)第89-90页
    4.3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第90-99页
        4.3.1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的需求第90-91页
        4.3.2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模型第91-95页
        4.3.3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的逻辑模型第95-99页
    4.4 本章小节第99-100页
第五章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的拓扑构建及拓扑维护算法第100-136页
    5.1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的拓扑构建第100-121页
        5.1.1 三维地籍拓扑构建的流程第100-104页
        5.1.2 三维几何元素的融合第104-108页
        5.1.3 三维几何元素的打断与分裂第108-115页
        5.1.4 基于离散面的自动寻体第115-121页
    5.2 合并与分割算法中的拓扑维护第121-135页
        5.2.1 访问函数第123-125页
        5.2.2 体合并算法第125-132页
        5.2.3 体分割算法第132-135页
    5.3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第六章 三维地籍试验系统与示范应用第136-153页
    6.1 系统总体架构第136-137页
    6.2 开发环境与技术方案第137-139页
    6.3 主要功能模块划分第139-144页
    6.4 示范应用案例建模与管理第144-152页
        6.4.1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口岸第144-148页
        6.4.2 丰盛町地下商业街第148-150页
        6.4.3 其它案例第150-152页
    6.5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53-156页
    7.1 论文总结第153-154页
    7.2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第154-155页
    7.3 研究展望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1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动态导航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研究
下一篇:人际信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