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人肠道细菌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数量和组成的研究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2页
    1.1 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第12-26页
        1.1.1 人体肠道微生物概述第12-13页
        1.1.2 肠道内有重要生理学意义的微生物组成第13-17页
            1.1.2.1 梭菌第14页
            1.1.2.2 拟杆菌第14-15页
            1.1.2.3 双歧杆菌第15页
            1.1.2.4 肠杆菌第15页
            1.1.2.5 乳酸菌第15-16页
            1.1.2.6 其他重要细菌类群和古菌第16-17页
        1.1.3 肠道细菌F. prausnitzii 综述第17-20页
            1.1.3.1 F. prausnitzii 形态第17页
            1.1.3.2 F. prausnitzii 系统分类地位第17-18页
            1.1.3.3 F. prausnitzii 重要功能第18-19页
            1.1.3.4 F. prausnitzii 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1.1.4 肠道微生物的主要功能第20-21页
            1.1.4.1 营养与消化第20页
            1.1.4.2 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第20-21页
            1.1.4.3 免疫功能第21页
            1.1.4.4 保护作用第21页
        1.1.5 肠道微生物与性别的关系第21-22页
        1.1.6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第22-26页
            1.1.6.1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第22-24页
            1.1.6.2 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第24-25页
            1.1.6.3 肠道菌群与其它疾病的关系第25-26页
    1.2 研究微生物组成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第26-32页
        1.2.1 实时定量PCR 技术第26-28页
        1.2.2 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第28-32页
第二章 建立肠道细菌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数量和组成的分析方法第32-54页
    引言第32-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3-40页
        2.1.1 材料第33-35页
            2.1.1.1 克隆与引物第33-34页
            2.1.1.2 试剂和仪器第34页
            2.1.1.3 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第34-35页
        2.1.2 方法第35-40页
            2.1.2.1 序列的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第35页
            2.1.2.2 RDP 的Probe Match 分析第35页
            2.1.2.3 SPCR 分析第35页
            2.1.2.4 真实PCR 验证第35-36页
            2.1.2.5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实时定量PCR第36-38页
            2.1.2.6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PCR-DGGE第38-40页
    2.2 结果第40-51页
        2.2.1 引物比较第40-45页
            2.2.1.1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第40-43页
            2.2.1.2 RDP 的Probe Match 分析第43页
            2.2.1.3 SPCR 分析第43-45页
        2.2.2 真实PCR 验证结果第45-47页
        2.2.3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实时定量PCR第47-48页
        2.2.4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PCR-DGGE第48-51页
    2.3 讨论第51-54页
第三章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中国成年人群肠道中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进行数量分析第54-68页
    引言第54-5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5-59页
        3.1.1 样本来源第55页
        3.1.2 粪便基因组DNA 提取第55-57页
        3.1.3 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第57-59页
            3.1.3.1 DNA 浓度的测定第57页
            3.1.3.2 粪便样品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和总菌实时定量PCR第57-59页
    3.2 结果第59-64页
        3.2.1 实验样品的选择第59-60页
        3.2.2 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结果第60-64页
    3.3 讨论第64-68页
第四章 应用PCR-DGGE 技术对中国成年人群肠道中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进行组成分析第68-78页
    引言第68-6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9-70页
        4.1.1 材料第69-70页
            4.1.1.1 粪便样品来源第69页
            4.1.1.2 试剂第69-70页
        4.1.2 方法第70页
            4.1.2.1 粪便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70页
            4.1.2.2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PCR-DGGE第70页
    4.2 结果第70-75页
    4.3 讨论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7页
附录1 溶液试剂及培养基配方第87-88页
附录2 仪器设备第88-89页
附录3 缩写和全称第89-91页
附录4 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样品基本信息第91-94页
附录5 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数据汇总第94-99页
致谢第99-101页
研究生阶段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粉煤灰制备聚硅酸氯化铝铁
下一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和热点预测的方法研究